最新国家重点实验室简介 农业类(上)

【字体: 时间:2006年01月11日 来源:生物通

编辑推荐:

  

  

生物通整理报道:自1984年起,为了提高我国基础研究水平,由原国家计委牵头,科技部、国家教育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等部门共同组织实施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经过20余年的发展和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已经成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学家、开展高层次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根据《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规则》和《关于做好2004年—2008年实验室评估工作的通知》(国科基函[2003]15号)的精神,2006年将对生命科学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部分部门实验室进行评估,具体评估工作委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承担。生命科学领域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48个,生物通将逐一进行介绍。这里介绍的是13个农业相关的实验室。

1 实验室名称: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主任:桂建芳

依托单位: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主管部门:中科院

所处地点:武汉

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位于我国著名的水生生物学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学研究所内,它于1987年创建,1989年建成,并同时向国内外开放。淡水鱼类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实验室是根据淡水渔业生产和水产科学的发展需要而成立,主要是从事以下两个领域的研究。

a 淡水鱼类种质资源研究

    我国丰富的淡水鱼类种质资源是宝贵的生产资料,是发展7W7K渔业生产的主要物质基础之一。虽然我国近20 多年来在淡水鱼类种质资源增养殖应用、养殖鱼类种质遗传改良等研究方面取得不少成果,如已使团头鲂、东北银鲫等野生种成为主要增养殖鱼类,丰鲤、荷元鲤、岳鲤、芙蓉鲤、三杂交鲤、颖鲤等高产杂交鲤已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在淡水渔业产量第一次翻番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长期以来对鱼类种质资源的基础研究重视不够,致使大量很有价值的淡水鱼类种质资源未能在淡水渔业生产中发挥作用。

    近年来,一些人为的因素干扰已使很多淡水鱼类赖以生存和繁衍后代的水域生态环境发生了本质的不利变化,加之一些水域的污染日益严重,更加速了水域生态环境的恶化。这不仅导致淡水鱼类资源和产量的大幅度下降,而且已使诸如中华鲟、长江鲥鱼、河蟹等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更为甚者是如大鳞白鲢、柏氏鲤等鱼类已趋灭绝。

    基于上述情况,实验室首先应对淡水鱼类生物、生态生理学、生殖生理学、发育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鱼类精子及细胞低温生物学等应用基础理论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查明种质资源的基本状况。同时要进行淡水鱼类种质资源增养殖利用,养殖鱼类种质遗传改良、群体、个体、细胞及分子水平保护鱼类种质资源等方面的应用研究,为淡水渔业提供相应的应用技术。

b 淡水渔业生物技术研究

    生物技术在国内外水产业中日益广泛地、卓有成效地应用表明,它为解决水产动植物育种、病虫害防治、水产养殖饲料源等关键问题提供了新技术及更多的成功机会。我国水产生物技术研究虽然起步较迟,但近年来已取得一些初步成就。鱼类细胞核移植、细胞融合等方面的研究已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转基因研究已获得了鲫鱼、鲤鱼等鱼类的转基因鱼。

由于我国鱼类基因工程研究基础十分薄弱,致使这方面的研究不但进展缓慢,而且水平也较低。我国目前在这方面的大部分研究工作是利用从国外引进的人生长激素基因、牛生长激素基因等基因,以不同的鱼为对象进行转基因试验。在上游工作方面既未能分离克隆一种鱼类有目的基因,在下游工作方面绝大部分单位不具备检测转基因鱼的条件和技术,与国外相比,差距很大。

鉴于上述情况,实验室在该研究领域的首要任务是加强鱼类细胞生物学、细胞遗传学、生物化学、生化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等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填补我国在这方面的空白,以便使淡水渔业生物技术研究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其次是进行鱼类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育种、克隆鱼类有用目的基因,制备次级代谢产物等应用技术研究,为形成新型生物技术产业提供技术。

2 实验室名称: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主任:童光志

依托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主管部门:农业部

所处地点:哈尔滨

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位于中国北方名城哈尔滨,依托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本实验室于1989年6月1日通过验收,正式对国内外开放,1992年和1996年连续两次通过国家计委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综合评估。

生物技术是在最新生命科学及工程技术成就的基础上,通过基因重组、染色体工程、细胞融合、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和发酵工程等手段来对生物系统加以调控,从而进行工业、农业、医药和其它行业生产。兽医生物技术在于能直接用本动物进行试验,因此研究周期短、经济效益大,前景广阔。近年来,国外在兽用基因工程疫苗方面,已把大肠杆菌K88abK88ac预防幼畜腹泻的一系列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制成商品出售。羊腐蹄病疫苗、猪细小病毒亚单位疫苗、用大肠杆菌合成狂犬病病毒糖蛋白类似物等也相继研制成功。在细胞工程方面,尤其是淋巴细胞杂交瘤和单克隆抗体技术自1975年问世以来,不仅为B淋巴细胞产生针对单一决定簇的抗体开辟了有效途径,而且也为制取T淋巴细胞分泌的特异性因子提供了难得的来源。

3 实验室名称: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主任:于嘉林

依托单位:中国农业大学

主管部门:教育部

所处地点:北京

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座落在我国最著名的农业高等院校——中国农业大学校园内,与风景秀丽的颐和园公园和圆明园遗址毗邻。它是于1987年9月经国家计委批准建立,1990年通过国家验收正式运行并对外开放。

实验室以“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作物遗传育种学”、“动物遗传育种学”、“植物病理学”等6个国家级重点学科作为科学研究的骨干依托,通过在依托单位内施行岗位聘任和教授负责制,形成多学科交叉下的交流、开放、竞争模式。目前实验室共聘任教授19位,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位、中国工程院院士1位、教育部“****”2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家奖励基金”获得者5位, 以及教育部、人事部其他人才项目获得者2位。下设16个研究课题组,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创新群体”1个。实验室现有试验场地约3000平方米,并附设转基因动物、转基因植物和微生物发酵3个中试基地。仪器设备固定资产超过2000万元人民币,包括DNA重组技术和基因操作所需的各类设备和设施,具备了在动植物和微生物领域中开展基因分离鉴定、生物体遗传转化以及大规模试验的完整保障体系。

4 实验室名称:蛋白质工程及植物基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主任:朱玉贤

依托单位:北京大学

主管部门:教育部

所处地点:北京

蛋白质工程及植物基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位于我国著名的高等院校北京大学的校园内,它是在北京大学生物系有关蛋白质工程及植物基因工程研究工作的基础上于1987年创建的。1990,实验室建成,通过国家级验收,投入运行,正式向国内外开放。

根据国家经济建设和科技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立足于国际学科发展的先进理论和技术前沿,实验室开展大分子结构与功能关系、分子生物学及基因表达调控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力图将现代生物工程新技术、新方法应用于农业和医药生产。

实验室近年的突出科研成果包括:首次全面解析了鸟类(高海拔、耐缺氧的斑头雁)血红蛋白的晶体结构,阐明其变构机理的特殊性。首次解析了植物呼肠孤病毒水稻矮缩病毒外壳蛋白的晶体结构,并对胰岛素分子A链小环及A-B链间的-S-S-在肽链折叠及重组方面的作用以及C肽可能的分子内分子伴侣作用进行了理论性的探索。构建了高密度拟南芥突变体库,已筛选突变体单株45,000个,完成了2500个片段的序列分析和基因定位。从水稻中分离了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并发现该基因产物能在体外抑制稻瘟病菌的生长等。

5 实验室名称:热带作物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主任:张春发

依托单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主管部门:农业部

所处地点:海口

热带作物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华南热带农业大学,1988年5月由国家计委、农业部批准建设,1990年12月在海南儋州建成并通过国家验收,1991年2月正式开放运行,实行“开放、流动、联合和竞争”的运行机制。现任实验室主任为张春发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为陈章良教授。1998年,实验室从儋州搬迁至海口市;1999年实验室新老领导班子换届;2000年9月,实验室实施了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实行了全员聘任制,建立了科研人员业绩考核及业绩津贴等一整套管理制度。

实验室开展了以下研究内容:热带重要经济作物的基因组学研究,热带植物及其它生物资源新功能基因克隆及功能鉴定,热带植物的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以及生物化学研究,热带植物基因工程研究,应用微生物的分子生物学及生物化学研究,植物基因工程在热带水果、花卉采后保鲜与品质改良中的应用,植物基因工程在热带作物抗病虫害和抗逆性中的应用,以热带特有植物作为生物反应器的研究等。

6 实验室名称: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主任:成卓敏

依托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主管部门:农业部

所处地点:北京

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植物保护学科最重要的国家重点实验室。1988年12月,由原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准建设,经过三年的筹建,于1992年1月23日通过国家验收,并对国内外全面开放。1996年,在由原国家计委、原国家科委委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组织的国家重点、部门开放实验室统一评估中,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参评的43个生命科学学科实验室中位居第十,国家投资500万元人民币进行了仪器设备更新改造,并通过农业部组织的验收。2001年,科技部委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对实验室进行了第二次评,在参评的56个生命科学学科国家重点和部门开放实验室中位居第十四位。

主要研究内容:(1)病原物与寄主植物相互作用机制研究,包括病原菌致病性和植物抗病性的遗传分析、生化机制及分于遗传;(2)生物技术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基础研究,包括植物抗病基因工程及遗传重组微生物在病虫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基础研究;(3)害虫行为生物学研究,包括农业害虫迁飞、取食、生殖、鸣声等行为特性及其规律,害虫生理生化和生态机制;(4)害虫与寄主及其它生物相互制约关系的研究;(5)植物病害与传病昆虫相互关系的研究;(6)有益生防微生物作用机理与开发利用研究;(7)控制植物病虫害的新概念、新构思、新领域的探索研究。

最新国家重点实验室简介 农业类(下)

(生物通编辑:朱方雨)

最新国家重点实验室简介 医药类(上)

最新国家重点实验室简介 医药类(下)

北大在深圳大学城建设3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海洋方面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落户厦门

南开大学:教授用实验室需要付费(图)

武汉大学两生物实验室被评为优秀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节水农业重点实验室成立

两所国家重点实验室于香港大学开幕

相关新闻
生物通微信公众号
微信
新浪微博
  • 搜索
  • 国际
  • 国内
  • 人物
  • 产业
  • 热点
  • 科普
  • 急聘职位
  • 高薪职位

知名企业招聘

热点排行

    今日动态 | 人才市场 | 新技术专栏 | 中国科学人 | 云展台 | BioHot | 云讲堂直播 | 会展中心 | 特价专栏 | 技术快讯 | 免费试用

    版权所有 生物通

    Copyright© eBiotra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信箱:

    粤ICP备090634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