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动态 > 科研动态/国外
  • 我国科学家联合“解读”生命奥秘

      新华网北京11月28日电(记者李斌)强大的高性能计算机和基因测序能力结合起来,将帮助科学家“解读”生命密码。记者从今天举行的北京生物信息学研讨会上获悉,我国科学家正联合起来,试图分析人类及各种生物基因组数据所揭示的生命奥秘,以期在生物信息学这一新兴学科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这次研讨会是我国生物信息学发展的一个起点。”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李国杰院士这样说。  生物信息学是生物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交叉学科,用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的方法、算法和软件进行生物信息处理。今年6月26日,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绘制完成,基因组研究进入了基因信息提取和数据分析的新阶段,人类的遗传密码将

    来源:

    时间:2000-12-03

  • 云南建成世界最大的少数民族基因库

    云南省目前已建成一个世界最大的少数民族基因库,这将为少数民族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疾病提供最原始的研究材料。这个基因库是云南大学科研人员历时3年时间完成的,内存有云南省25个少数民族1250名男性的DNA,提供这些样品的人之间没有亲缘关系,没有跟外族人通婚的历史,每个人的三代都是本民族,而且他们长年生活在比较偏僻的地方,采集的相对纯度和隔离程度都比较高。据研究者称,像这样纯种的基因库今后将难以长久存在。据了解,这次的样品之所以都采集男性,是因为男性既有X染色体同时又有Y染色体。这个基因库是目前世界上采集民族样品最多、样品量最大的遗传信息资源库,它采用了“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标准进行。

    来源:

    时间:2000-12-03

  • 陆生生命的起始年代提前了14亿年

      地理学家把生命在陆地上出现的时间又提前了14亿年。此前科学界普遍认为,微生物在海洋里出现的时间大约是38亿年以前,但对于生命何时开始向陆地迁移始终众说纷纭。最早的陆生生物迹象是在美国亚利桑那州一处化石层里找到的,距今12亿年。  然而南非和美国科学家近来又获重大发现,在南非一块寿命已达26亿年的岩石里找到了生命遗迹。确定海洋微生物向陆地迁移的时间对人类具有重大意义,科学家可以据此搞清楚生命存在所依赖的氧气是怎样形成的,并理解对地球起保护作用的臭氧层的构造。地理学家相信,还有更早的陆地生命迹象有待发现,他们准备继续在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地进行搜寻。

    来源:

    时间:2000-12-03

  • 美科学家首次发现植物基因开关

    新华网   29日 22:53  在遭遇病害时,植物的免疫系统往往会通过“基因开关”启动或关闭免疫系统,做出保护性反应以减少对自身的伤害。美国研究人员最近以植物拟南芥为研究对象,发现了它的基因开关。    参与研究的北卡罗来纳大学杰夫瑞·丹戈博士称,这是科学家们首次发现植物免疫系统的基因开关。这个发现可以帮助人类开发抗病害的植物新品种,更好地抵御细菌、真菌等引起的农作物灾害。这项成果将刊登在12月号的《自然遗传学》杂志上。    丹戈博士等在14种不同的环境下诱发拟南芥开启或关闭自身的免疫系统,同时对拟南芥中8000个基因的变化情况进行了测试。丹戈博士说:“我们发现大约有3

    来源:

    时间:2000-12-01

  • 鲸鱼文化的革命

      新华网堪培拉11月29日专电 日前,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一个科研小组通过长达数年的跟踪调查后惊奇地发现,就象人类喜欢演唱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歌曲一样,部分种类的鲸鱼竟然也能够通过学习来演唱其他种群的“歌曲”。改变自己的音调……东海岸的鲸鱼学会西海岸鲸鱼的“歌”  1995至1998年间,科学家都要对每年两次穿越澳大利亚东部大堡礁的雄性座头鲸的声音做记录。座头鲸是洄游动物,它们每年都要从西太平洋游到东印度洋进行交配,而大堡礁正是它们往返途中的必经之地。为了把自己与其他种类的鲸鱼区分开来,雄性座头鲸在寻找交配对象的一段时间内经常会发出一种有旋律的类似人类歌曲的声音。  科学家们发现,从1995年到1

    来源:

    时间:2000-12-01

  • 对抗埃博拉的新武器

    科学家们已经朝已知致死性最强的疾病之一的疫苗研制更迈进了一步。在今天出版的《Nature》上,他们报道了一个新型DNA疫苗可以防止恒河猴患上埃博拉病毒感染导致的出血热。这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和致死性的疾病,有时造成非洲南撒哈拉地区的恐慌。埃博拉病毒引起如休克和内出血之类的破坏性症状。该病毒造成90%的感染者的死亡。感染者经常是在感染后10天内死亡。目前,在乌干达正在流行埃博拉病毒感染,至今为止已经有337人感染该病毒并且已经有121人死于该病毒感染。现在没有治疗埃博拉病毒感染的药物,大多数科学家认为疫苗是保护危险人群的最佳方法。但是到目前为止,所有研制这种疫苗的手段都失败了。现在,由国家健康研究

    来源:

    时间:2000-12-01

  • 澳大利亚公司着手寻找汤加人的疾病基因

    伦敦消息:一个澳大利亚生物技术公司已经获得了使用太平洋岛国汤加的遗传宝库的独家权利。在国际糖尿病研究所牵头达成的一项协议中,Autogen公司已经获得了研究疾病与岛上108000名居民的基因库之间的联系的权利。Autogen公司的主要兴趣在于发现糖尿病和肥胖症的相关遗传因素,这两种疾病在汤加都非常普遍。该公司希望这个波立尼亚人居住的岛的长期与外界隔绝,以及该岛拥有良好的血亲纪录和倾向形成大家族,这些原因都将简化疾病相关基因的寻找过程。该公司已经声明将享有从对汤加居民进行的研究得出的任何药物或治疗手段的利益。——摘译自Nature 30 November 2000

    来源:

    时间:2000-12-01

  • 克隆中时钟是如何逆转的

    有关克隆动物的最奇怪的事情也许是究竟这是如何发生的。毕竟,在克隆过程中,成熟体细胞的细胞核被重新程序化以开始一个胚胎的生长过程。研究者正在开始了解究竟这个过程是如何开始的。但是在11月24日的《Science》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部分解决了这一不解之谜。这篇文章表明发育中的重要一步——在每个雌性动物细胞中关闭两个X染色体中的一个——似乎是很容易逆转的。克隆小鼠:在制造这些小鼠的克隆过程中,雌性动物中一个X染色体的失活失去作用。雄性哺乳动物带有一个X染色体和一个Y染色体,而雌性带有两个X染色体。为了解决X染色体上每个基因都有两个拷贝的问题,在发育的早期每个雌性细胞中的一个拷贝的X染色体被化学失活

    来源:

    时间:2000-12-01

  • 科学家发现基因变异是导致孤独症的原因

      新华网华盛顿11月28日专电 美国科学家们27日宣布,他们发现先天性孤独症和一种叫作HOXAI的基因变异有有关。  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孤独症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们通过对57位孤独症患者进行的研究表明,40%的病人身上携带着变异的HOXAI基因。儿童只须从父母任何一方遗传这种变异基因就会轻易患上孤独症。  但为何具有这样变异基因的父母自己却可能没有患上孤独症,科学家们的解释是可能其他类型的基因抑制住了这种与孤独症有关的变异基因,从而使该病没能发作。  HOXAI是在人类胚胎成长过程中起至关重要作用的一类基因,之所以重要是它能关闭或开启其他基因。这类基因对脑部的发育尤为重要。  美国健康协会称这一发

    来源:

    时间:2000-11-30

  • 法国将允许克隆人体器官

    北京晨报讯:法国总理若斯潘28日表示,法国政府将允许对人体器官克隆技术进行用于医疗目的的研究,但严禁进行克隆人的研究。若斯潘当天在法国伦理学咨询委员会会议上说,进行人体器官克隆研究必须有严格的先决条件,即必须在不育妇女的丈夫去世以后才能将冷冻胚胎置入女性子宫。法国从80年代至今共储存了数万只人体胚胎,以便帮助不育夫妇。但由于法国严格的双亲法案,这些人体胚胎一直无法得到有效利用。法国科研人员一直要求修改相关法律,以便利用这些冷冻胚胎来加快对人体器官克隆技术的研究。

    来源:

    时间:2000-11-30

  • 研究者发现男性与女性听觉的不同

    路透社 芝加哥消息:科学家们周二报道说,男性使用大脑的一边听声音,而女性使用两边听声音。但是来自印地安那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者说,还没有确定是否这意味着,一种性别比另一种性别的听力更好。他们使用磁共振成像技术,对倾听朗诵一部小说中部分内容的,20名男性和20名女性的大脑活动进行了研究,从而得出了上面的结论。研究者说,大部分男性在听小说时,只有大脑左部的颞叶表现出活跃现象,而大部分的女性在听小说时,在大脑左右两边的颞叶都进行活动。左脑通常与听觉和发音相关,而右脑则与表演音乐和领会空间关系相关。该报告在北美放射学协会年会上公布,总结到这种不同并不意味着“听觉效果的不同”。——摘译自11月28日Yaho

    来源:

    时间:2000-11-30

  • 法国将允许进行人类胚胎研究

    路透社 巴黎消息:法国总理Lionel Jospin本周二宣布他的政府正在起草立法以允许进行帮助纠正遗传性天生缺陷和对抗疾病的,人类胚胎研究。Jospin在一次生物伦理学会议上说,该法案将允许从人类胚胎提取干细胞(可以产生人体内200种细胞类型中的大部分),并且将它们转移到患有无法治愈的疾病,如进行性早老性痴呆症,糖尿病或冠心病的病人体内。该法规只认可对7到12天大小的,不再用于体外繁殖的胚胎进行这种操作。Jospin在巴黎召开的会议上说“由于拥有这些细胞,今天无法治疗的那些疾病明天可能可以进行治疗了。跛足的儿童将最终可以走路,患病人将最终可以复原。”他说,一些人从伦理学角度反对这项议案,但是

    来源:

    时间:2000-11-30

  • 美科学家造出酶分子驱动的纳米马达

    长期以来研究者们一直羡慕自然界复杂的“设备”,如以蛋白为基础的驱使肌肉收缩的“马达”。现在人们正在将人造材料与生物材料结合制造新型设备。在11月24日出版的Science杂志上,研究者介绍了一个将微小的金属棒附着在一个蛋白“马达”上制造的,纳米级的推进器。研究者们认为该方法可能为将来制造出大量杂交纳米设备开辟了道路。微型机械装置并不是什么新鲜物。在过去的20年中,研究者已经改进了大量加工硅片和其它材料制造仅仅为微米级大小的机电设备的技术。但是让制造可用的纳米级的设备则一直没有进展。生物材料开始显示出优越性了。康奈尔大学的Carlo Montemagno和同事们已经使用一个名为ATP合成酶的生物

    来源:

    时间:2000-11-30

  • 进化产生新药

    美国化学家在与细菌作战中从“自然之书”中撕下了一页。象细菌进化产生抗抗生素的抗性一样,加州La Jolla的Scripps研究所的K.C.Nicolaou和同事们,使用随机筛选的方法发展了几种可能的新型抗生素。这些抗生素是需求量很大的万古霉素家族成员。万古霉素是目前对抗细菌感染的常用药。令人担忧的是,在过去的十年左右时间里,抗万古霉素或万古霉素仅仅对其有轻微作用的,细菌新菌株已经出现。金黄色葡萄球杆菌:我们可以利用它们自身击败它们吗?因为细菌的进化相当快,所以它们抗药性的产生也相当快。如果少数几个细菌通过随机突变获得了抗性,它们可以迅速地在充满抗细菌试剂的环境中繁殖。Nicolaou的研究组使

    来源:

    时间:2000-11-30

  • 病毒的“好帮手”

    科学家们认为他们已经发现了可能在帮助几种病毒复制中起到重要作用的一个蛋白。三个研究组分别独立工作,发现一个在所有真核细胞中含量丰富的一个多能蛋白——泛肽可以帮助新制造的病毒从细胞中逃逸出来并且进行传播。研究者们说,将来这个发现可以帮助开发出新的抗病毒药物。来自宿主的帮凶……泛肽可以帮助HIV之类的病毒的繁殖病毒感染细胞之后,抢夺其宿主细胞的分子机器,复制出数千拷贝的病毒。某些类型的病毒复制出的病毒集中在细胞表面,象花芽一样伸出细胞。当这些芽打开,每个芽就是一个新的病毒,可以再去感染其它未被感染的细胞。在这些芽中含有泛肽蛋白,但是研究者们不知道是否泛肽在病毒逃逸中起作用。现在发表在11月21日出

    来源:

    时间:2000-11-29

  • 科学家提出手机危险性新说

    路透社 伦敦消息:据发表在医学杂志《Lancet》上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使用移动电话的儿童可能会导致记忆丧失,睡眠失调和头疼。物理学家Gerard Hyland博士提出手机辐射导致的新危险, 他说18岁以下的儿童占了英国2500万移动电话使用者中的四分之一,他们更容易受到手机辐射的危害,因为他们的免疫系统较弱。Hyland说:“辐射可以影响大脑节律,而且儿童尤其容易受到伤害。”他补充说:“移动电话发出的微波造成的影响有点象对收音机的影响。它对人体中细胞的稳定性有影响。主要影响神经系统,引起头疼,记忆丧失和睡眠不调。”他说对于移动电话的可能危害还存在许多未知方面。他说:“如果移动电话是一种食品,

    来源:

    时间:2000-11-28

  • 比利时研究者追溯HIV起源到17世纪

    路透社 布鲁塞尔消息:根据国际研究者的报道,已经造成数百万人死亡的HIV病毒的一个前体,可能早在17世纪就开始感染人类了。基于病毒遗传数据,使用新的计算机化定时方法,比利时的科学家宣称已经追溯到300多年前HIV与黑猩猩中的一个类似病毒之间的关系。比利时Leuven的天主教大学的研究者们在报告中说:“使用这种方法,该研究组发现M群HIV-1和从黑猩猩中分离到的,与它亲缘性最近的猿病毒SIVcpz,在大约300年前,1675年前后,有着相同的祖先。”其中一名科学家Anne-Mieke Vandamme教授接受路透社记者采访时说,研究证实今天最常见的艾滋病病毒M群HIV-1在20世纪20年代和30

    来源:

    时间:2000-11-28

  • 病毒颗粒组装的关键结构域

    反转录病毒的Gag蛋白含有名为晚期组装(L)结构域的区域,该区域对于宿主细胞成功地组装和分泌病毒颗粒起到关键性作用。HIV-1使用C-末端的p6gag,这个蛋白的核心结构在慢性病毒属的各成员中保守。在致癌反转录病毒中,如劳氏肉瘤病毒,该结构域位在近N-末端的地方,并且含有一个不同的核心模体。两种结构域都能够诱导病毒颗粒中Gag蛋白和泛肽的结合,破坏病毒颗粒释放的一个突变也能够抑制Gag蛋白的泛肽化。结果表明L结构域结合到泛肽连接结构,对于释放含包被蛋白的病毒颗粒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参考:Strack, B., Calistri, A., Accola, M.A. et al. 2000. A

    来源:

    时间:2000-11-28

  • 植物和动物具有相同的细胞杀伤机制

    引起黑死病的耶尔森氏鼠疫杆菌(Yersinia),首先“溜进”免疫系统“哨位”细胞中,切断它们寻求救援所需要的通讯联系,然后静静地而有效地杀死细胞。现在密歇根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了Yersinia切断这种关键的信号通路的分子机制。这证明是一种古老的死亡机制,相当有效,以至于植物和动物细菌在漫长的进化历史中都使用该机制。由加州大学伯克力分校的科学家和来自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以及Brookhaven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共同完成的U-M研究的结果发表在11月24日的《Science》上。生物化学教授Jack E. Dixon说:“Yersinia用来切断细胞信号途径的蛋白YopJ,是细菌注射到一种免

    来源:

    时间:2000-11-27

  • 科学家称下个目标是破解斑马鱼的基因组

      成功破解三分之一的人类基因组的英国科学家称他们的下一个目标是斑马鱼。他们将利用斑马鱼的基因信息帮助他们破解人类遗传基因的功能。  这一研究工作将为一些常见的先天生理缺陷和多种其它健康问题提供线索,包括心脏、血管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疾病。这一研究计划为期三年,将在英国剑桥附近的桑格中心(Sanger Center)进行,Wellcome信托公司医学研究慈善组织将再次为这项计划提供资金。  色彩缤纷的斑马鱼属于低级动物,它们和老鼠和果蝇一样,很久以来一直是实验室中人类健康方面的研究的范例。斑马鱼的遗传物质或者称基因组的大小只有人类的一半,它的血液、肾、和视觉系统与人类相似。  Wellcome信托

    来源:

    时间:2000-11-26


页次:2932/2957  共59130篇文章  
分页:[<<][2931][2932][2933][2934][2935][2936][2937][2938][2939][2940][>>][首页][尾页]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