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通新闻搜索为您找到4篇有关 " fC-CET " 的文章 第1页
  • 中国学者发表Nature Methods综述:表观转录组分析新技术

    12月29日的Nature Methods杂志公布了2016年度技术:Epitranscriptome analysis(表观转录组分析),来自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伊成器研究员受邀发表了题为“Epitranscriptome sequencing technologies: decoding RNA modifications”的综述,介绍了真核生物mRNA上已知的几种主要修饰的检测技术,并对目前表观转录组分析技术存在的挑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7-01-03

  • 中国科学家9月参与发表多篇Nature文章

    9月中国学者参与的多项研究在Nature杂志及其重要子刊上发表,其中包括NIBS邵锋研究组解析细胞炎性坏死的关键分子机制,还有北京大学在Nature Methods上发表的5-醛基胞嘧啶测序新技术等。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5-09-30

  • 北京大学Nature Methods发布表观遗传重要成果

    来自北京大学、芝加哥大学的研究人员称他们开发出了一种非重亚硫酸盐方法,并利用这种方法以单碱基分辨率分析了小鼠胚胎干细胞(mESCs)中的全基因组5- 胞嘧啶甲酰(5-formylcytosine,5fC)。这一重要的研究成果发布在9月7日的《自然方法》(Nature Methods)杂志上。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5-09-09

  • Nature Methods发表论文报道5-醛基胞嘧啶测序新技术

    5-甲基胞嘧啶修饰(5mC)是真核细胞基因组中最为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之一。5mC可以在TET家族酶的作用下,逐步氧化生成5-羟甲基胞嘧啶(5hmC)、5-醛基胞嘧啶(5fC)和5-羧基胞嘧啶(5caC);后两者也可以被TDG糖基化酶所识别并切除。

    来源:北京大学

    时间:2015-09-09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