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10 通过增强 TNC mRNA 的 N4- 乙酰胞苷修饰促进胃癌进展:开启胃癌诊疗新视野
为探究 N - 乙酰转移酶 10(NAT10)对胃癌(GC)进展的调控机制,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研究人员开展相关研究。结果显示,NAT10 通过影响 TNC mRNA 稳定性和翻译效率,激活 TNC/Akt/TGF-β<sub>1</sub>正反馈环促进 GC 进展,为 GC 诊疗提供新靶点和理论依据。
来源:Infectious Agents and Cancer 3.1
时间:2025-03-30
综述:喉鳞状细胞癌组织病理学对预后的影响:我们能做得更好吗?
这篇综述系统梳理了喉鳞状细胞癌(LSCC)的组织病理学特征与预后的关系,重点探讨了常规病理参数(如亚型分级)和新兴生物标志物(HPV感染状态、肿瘤出芽、浸润深度等)的临床价值。作者团队由国际头颈病理学专家组成,深入分析了不同LSCC亚型(基底样、乳头状、梭形细胞等)的分子特征,特别指出p16过表达作为HPV感染替代标志物在喉部的局限性,并强调肿瘤微环境(如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对免疫治疗的预测意义。本文为精准医学时代下LSCC的病理报告标准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来源:Virchows Archiv 3.4
时间:2025-03-28
内镜真空治疗对直肠癌患者吻合口漏非手术治疗及肿瘤学结局的影响:一项关键研究
为探究内镜真空治疗(EVT)对直肠癌患者吻合口漏(AL)非手术治疗效果及肿瘤学结局的影响,研究人员开展回顾性单中心队列研究。结果显示 EVT 是 AL 有效治疗手段,多数情况下可实现非手术治疗,但对肿瘤学结局可能无影响。这为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参考。
来源:Langenbeck's Archives of Surgery 2.1
时间:2025-03-28
高剂量异环磷酰胺(IF)能否改善新诊断高级别骨肉瘤术前化疗低反应者预后?JCOG0905 研究揭晓
本文聚焦骨肉瘤治疗难题,日本临床肿瘤学组开展 JCOG0905 研究。针对术前化疗(MAP 方案)低反应患者,对比 MAP 与 MAP 联合 IF 方案。结果显示,加用 IF 未改善无病生存期(DFS),总生存期(OS)反而数值更低,不支持在该类患者中加用 IF。
来源: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42.1
时间:2025-03-27
基于蛋白激酶构建胃癌预后模型:ABL2 调控 M2 巨噬细胞极化的关键作用
为探究蛋白激酶在胃癌(GC)中的作用,研究人员分析转录谱构建模型,发现 ABL2 影响 M2 巨噬细胞极化,助力个性化治疗。
来源:Biology Direct 5.7
时间:2025-03-25
18F-FDG-PET/CT 及 SUVmax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预测价值研究
为探究 18F-FDG-PET/CT 肿瘤分期及 SUV<sub>max</sub>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关系,研究发现其预测价值有限。
来源:Clinical Oral Investigations 3.1
时间:2025-03-19
新分期系统为胃癌新辅助化疗患者预后评估带来新突破
研究人员对比胃癌新辅助化疗(NAC)后不同分期系统,发现 LNR 和 LODDS 能更好预测预后,意义重大。
来源:Indian Journal of Surgery 0.4
时间:2025-03-17
评估 III 期不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放化疗反应:肿瘤体积变化的关键预测价值
III 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放化疗后预后不佳,为探究肿瘤体积(GTV)变化对免疫治疗反应的预测作用,研究人员开展多中心回顾性观察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 GTV 和绝对 GTV 变化与总生存期(OS)无显著相关性,但接受度伐利尤单抗治疗患者中,二者有关联,该研究为治疗提供参考。
来源:Strahlentherapie und Onkologie 2.7
时间:2025-03-17
头颈部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洞察:分期差异与干预方向
研究人员针对头颈部癌(HNC)患者开展研究,发现晚期患者 QoL 受多种症状影响,为临床干预提供方向。
来源:Supportive Care in Cancer 2.8
时间:2025-03-17
CO2经口激光显微手术治疗喉癌的性别差异研究:女性疗效与男性相当
为评估<sup>CO</sup><sub>2</sub>经口激光显微手术(<sup>CO</sup><sub>2</sub>-TOLMS)治疗喉癌患者的性别差异,研究发现二者疗效相当。
来源:European Archives of Oto-Rhino-Laryngology 1.9
时间:2025-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