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通新闻搜索为您找到83943篇有关 " T-box 基因 " 的文章 第1页
  • 首次精细绘制引起烟草靶斑病的立枯丝核菌 AG-3 菌株基因组图谱:开启致病机制探索新征程

    为解决烟草靶斑病病原菌立枯丝核菌 AG-3(<em>Rhizoctonia solani</em> AG-3)分子致病机制及基因组学不明的问题,研究人员开展了对该菌株的全基因组测序与分析研究。结果获得约 39.4 Mb 的基因组,鉴定出多种致病相关基因,为深入研究其致病机制奠定基础。

    来源:BMC Genomic Data 1.9

    时间:2025-04-03

  • 比较基因组分析:揭示三株 Pseudomonas palleroniana 菌株抗太子参病原菌的代谢物差异及生物防治潜力

    为解决太子参(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因大规模种植引发的病害问题,研究人员开展了对其根际土壤可培养微生物组的研究,筛选具有广谱抗真菌活性的菌株。结果发现三株 P. palleroniana 菌株有不同抑菌活性和代谢物,为太子参病害生物防治提供新资源。

    来源:BMC Genomics 3.5

    时间:2025-04-03

  • 藜麦不同品种甜菜碱醛脱氢酶(BADH)基因的计算机分析:揭示其在抗盐胁迫中的关键作用

    为解决藜麦(<span data-custom-copy-text="Chenopodium quinoa"><span><span aria-hidden="true"><span><span style="height:0.8889em;vertical-align:-0.1944em;"></span><span style="margin-right:0.07153em;">C</span><span>h</span><span>e</span><span>n</span><span>o</span><span>p</span><span>o</span><span>d</span><span>i</span><span>u</span><span>m</span><span style="margin-right:0.03588em;">q</span><span>u</span><span>in</span><span>o</span><span>a</span></span></span></span></span>)基因研究有限、许多基因未鉴定的问题,研究人员开展了对藜麦不同品种中甜菜碱醛脱氢酶(<span data-custom-copy-text="BADH"><span><span aria-hidden="true"><span><span style="height:0.6833em;"></span><span style="margin-right:0.05017em;">B</span><span>A</span><span style="margin-right:0.08125em;">DH</span></span></span></span></span>)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span data-custom-copy-text="BADH"><span><span aria-hidden="true"><span><span style="height:0.6833em;"></span><span style="margin-right:0.05017em;">B</span><span>A</span><span style="margin-right:0.08125em;">DH</span></span></span></span></span>基因通过多种机制参与植物抗盐胁迫,这对深入了解藜麦抗逆机制意义重大。

    来源:Functional & Integrative Genomics 3.9

    时间:2025-04-03

  • Integrated Transcriptomics and Metabolomics Unveil the Mystery of Elaeagnus mollis Diels Seed Viability Decline

    为探究翅果油树(Elaeagnus mollis Diels)种子活力下降的机制,山西农业大学研究人员对新鲜种子及室温储存 1、3 个月的种子,开展种子活力、抗氧化系统、转录组和代谢组变化的研究。结果发现多个关键基因和代谢通路参与调控,该研究为延缓种子活力下降提供理论依据。

    来源:BMC Genomics 3.5

    时间:2025-04-03

  • Nature Communications | 毕文健团队开发出分析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的G...

    针对数量性状和质量性状,已有算法可以处理上述困难,比如毕文健等于2019年发表在遗传学顶级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的SPAGE算法

    来源: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

    时间:2025-04-03

  • 探秘非洲葫芦(Lagenaria abyssinica)叶绿体基因组:解锁葫芦科分类与演化的分子密码

    为解决葫芦属(<i>Lagenaria</i>)中<i>Lagenaria abyssinica</i>叶绿体基因组(cp 基因组)无分子数据及分析的问题,研究人员开展了对其 cp 基因组的组装、注释及与其他类群关系的研究。结果发现其 cp 基因组结构等特点,明确了类群关系。该研究为葫芦属和葫芦科分类及演化研究提供重要资源。

    来源:Genetic Resources and Crop Evolution 1.6

    时间:2025-04-03

  • 解析山羊品种全印度范围内拷贝数变异区域及相关多样性:解锁遗传密码,探索适应性奥秘

    为探究印度山羊品种遗传多样性的潜在遗传学机制,研究人员开展对 11 个印度山羊品种拷贝数变异(CNV/CNVRs)的全基因组分析。研究首次绘制本土山羊品种基于重测序的 CNV/CNVR 分布,发现多个关键基因,为后续拷贝数遗传学研究提供重要信息。

    来源:Mammalian Genome 2.7

    时间:2025-04-03

  • 综述:树木改良方法的趋势:从传统育种到基因组技术

    这篇综述回顾 1990 - 2021 年超 1500 篇文献并进行荟萃分析,将树木改良方法分为传统育种、标记辅助 / 基因组选择、基因修饰或编辑三类。指出提高适应性、生产力和品质是树木改良主要目标,基因组选择和非模式树种基因修饰正逐渐兴起,为选择改良技术提供方向。

    来源:Tree Genetics & Genomes 1.9

    时间:2025-04-03

  • 解析印度喀拉拉邦水稻地方品种耐热遗传机制:挖掘分子标记,助力培育高产耐热水稻

    为解决高温胁迫影响水稻生产的问题,研究人员对 50 个水稻地方品种在高温(36±2°C)和对照条件下开展研究。利用 68 个 SSR 引物分析,发现 3 个亚群体,且多个性状与特定 SSR 标记相关。这有助于培育高产耐热水稻品种。

    来源:Euphytica 1.6

    时间:2025-04-03

  • 整合大群体关联分析与 F2群体定位,揭示玉米株高一般配合力的遗传奥秘

    为解决玉米株高相关性状一般配合力(GCA)遗传位点有限的问题,研究人员利用 312 个自交系的自交关联面板(IAP)和 764 个杂交组合的杂交关联面板(HAP),结合 F<sub>2</sub>群体及 BSA-seq 技术开展研究。结果发现多个 QTL 和候选基因,为理解玉米株高 GCA 遗传提供新视角。

    来源: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4.4

    时间:2025-04-03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