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NA结合蛋白IGF2BP3通过稳定LDHA mRNA重塑血管内皮细胞糖代谢以抵御ox-LDL诱导的细胞损伤
本研究针对动脉粥样硬化中血管内皮细胞(VECs)损伤机制不明的关键问题,研究人员揭示了RNA结合蛋白IGF2BP3通过特异性结合乳酸脱氢酶A(LDHA)的3'UTR区域稳定其mRNA,从而逆转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导致的糖代谢抑制,显著减轻内皮细胞凋亡。该发现为心血管疾病治疗提供了新靶点。
来源:Cell Biochemistry and Biophysics 1.8
时间:2025-03-31
骨髓源 α-SMA+巨噬细胞胆固醇代谢失衡促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机制及潜在治疗靶点探索
为探究 α-SMA<sup>+</sup>巨噬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AS)中的作用,苏州大学研究人员对单核细胞 / 巨噬细胞谱系追踪小鼠进行部分颈动脉结扎等实验。结果发现骨髓源 α-SMA<sup>+</sup>巨噬细胞促进 AS 斑块形成,该成果为 AS 防治提供潜在靶点。
来源:Cellular and Molecular Life Sciences 6.2
时间:2025-03-31
单细胞测序揭示高 ESM1 表达内皮细胞亚群与膀胱癌进展及免疫抑制微环境的关联
膀胱癌(BC)治疗策略虽有进展,但部分患者仍预后不佳。为探究肿瘤内皮细胞(ECs)异质性及功能,研究人员分析单细胞 RNA 测序(scRNA-seq)数据,发现高 ESM1 表达的 S1 ECs 亚群,其与不良预后和免疫抑制微环境相关,为膀胱癌治疗提供新策略。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3.8
时间:2025-03-31
《Nature》细胞的应激反应比科学家认为的更细微、更分散
身体细胞对压力——毒素、突变、饥饿或其他攻击——的反应是暂停正常功能,集中精力保存能量、修复受损成分和增强防御。
NAIP/NLRC4 炎性小体介导肺成纤维细胞和巨噬细胞焦亡引发急性呼吸衰竭:脓毒症研究新突破
本文聚焦脓毒症中急性肺损伤(ALI)。研究发现,NAIP/NLRC4 炎性小体在巨噬细胞和肺成纤维细胞中高表达,其激活引发的细胞焦亡在 ALI 中起关键作用,这为深入理解脓毒症病理及治疗提供了新方向,值得关注。
来源:Cell Reports 7.5
时间:2025-03-31
阻断肝细胞癌:揭秘乙肝病毒驱动疾病中的细胞间串扰及潜在治疗靶点
本文聚焦乙肝病毒(HBV)感染引发的肝脏疾病,通过多种模型研究发现,HBV 经 ATR 激活 NAMPT,后者与 INSR 作用促使肝星状细胞(HSC)活化,推动肝纤维化和肝细胞癌(HCC)进展。抑制相关通路可缓解病症,为 HBV 相关肝病治疗提供新方向。
来源:Cell Reports 7.5
时间:2025-03-31
基于减毒炭疽毒素递送抗病毒siRNA保护细胞免受寨卡病毒细胞病变效应的研究
编辑推荐:本研究针对寨卡病毒(ZIKV)缺乏有效治疗药物的难题,创新性地利用减毒炭疽毒素(aATx)递送靶向ZIKV基因组的siRNA分子,通过体外实验证实Feron-Zv2等siRNA能显著提升Huh-7和BHK-21细胞的存活率(最高达122.7±5.3%),首次证明aATx和八聚体PA介导的siRNA递送系统可有效抵抗ZIKV的细胞病变效应,为抗病毒治疗提供了非肝靶向的新型递送策略。
来源:Virus Genes 1.9
时间:2025-03-31
基于深度学习的骨髓造血细胞自动分类算法(AIFORIA):一种适用于常规筛查的九类细胞分类方案
编辑推荐:为解决骨髓涂片人工分类耗时长、主观性强的问题,Karolinska大学医院团队开发了基于CNN的AIFORIA算法,在1950个细胞标注训练中实现99.9%精确度,外部验证F1-score达96%,单张全切片分析仅需260秒,为血液病数字化筛查提供高效可靠工具。
来源:Journal of Hematopathology 0.6
时间:2025-03-31
发现了药物作用于细胞的新途径!
细胞膜蛋白中以前未知的接入点已经被发现,使实验室开发的药物能够改变细胞功能。这一发现是通过计算机模拟实现的,其细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研究结果可在线获取,以支持针对多种疾病开发新的靶向药物。来自13个国家的研究中心合作进行了这项研究,该研究已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CKMT1B通过AKT/mTOR/STAT3通路调控结直肠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机制研究
本研究聚焦结直肠癌(CRC)治疗靶点探索,来自未知机构的研究团队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功能实验,揭示了CKMT1B通过抑制AKT/mTOR/STAT3通路调控CRC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的关键作用。研究发现CKMT1B低表达促进肿瘤进展,而过表达则显著抑制P-AKT/P-mTOR/P-STAT3信号并上调p53,为CRC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策略。
来源:Molecular Genetics and Genomics 2.3
时间:2025-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