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通新闻搜索为您找到70篇有关 " SPOP " 的文章 第1页
  • 靶向 NOLC1-B4GALT1轴:克服紫杉醇耐药性子宫内膜癌治疗难题的新突破

    为攻克紫杉醇耐药患者治疗难题,研究发现 SPOP 调控 NOLC<sub>1</sub>-B4GALT<sub>1</sub>轴,联合用药可提高疗效。

    来源:Oncogene 6.9

    时间:2025-03-18

  • 攻克三阳性乳腺癌:多模态疗法的探索与突破

    为解决三阳性乳腺癌(TPBC)治疗难题,研究人员探索其治疗策略,发现多模态疗法可改善患者预后。

    来源:Cancer Cell International 5.3

    时间:2025-03-06

  • Theranostics | SPOP低表达促进膀胱癌肿瘤干性和巨噬细胞招募极化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黄锐敏课题组与复旦大学实验动物中心严俊课题组、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朱汝健团队和大坪医院刘秋礼团队联合在Theranostics杂志上发表了题为“SPOP downregulation promotes bladder cancer progression based on cancer cell-macrophage crosstalk via STAT3/CCL2/IL-6 axis and is regulated by VEZF1”的研究论文,并被遴选为封面论文

    来源: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时间:2024-12-28

  • 严俊课题组发现SPOP低表达促进膀胱癌肿瘤干性和巨噬细胞招募极化的新机制

    2024年10月7日,复旦大学实验动物中心严俊博士的科研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黄锐敏博士团队、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朱汝健博士团队和重庆大坪医院刘秋礼博士团队一起在《Theranostics》(中科院1区)杂志上发表了题为“SPOP downregulation promotes bladder cancer progression based on cancer cell-macrophage crosstalk via STAT3/CCL2/IL-6 axis and is regulated by VEZF1”的研究论文,报道了UBC中新的肿瘤干性调控的机制

    来源:复旦大学实验动物科学部

    时间:2024-12-11

  • 相互碰撞的基因过程如何驱动侵袭性癌症?

    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和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 UCSF)的癌症研究人员发现,某些基因的突变会导致DNA错误的积累,从而导致一种特定类型的遗传变化,这种变化被称为大串联复制(td),这种变化可能源于转录和DNA复制这两个关键细胞过程的碰撞。了解导致TDs的特定类型的DNA损伤可能为开发针对具有这些特定基因改变的癌症的治疗方法开辟新的途径。这项研究结果发表在2024年11月的《自然癌症》杂志上。

    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时间:2024-11-21

  • 俞春东教授团队揭示结直肠癌免疫逃逸新机制和免疫治疗新靶点

    7月2日,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俞春东教授和福建省肿瘤医院叶韵斌教授团队合作在Advanced Science杂志在线发表题为Targeting nuclear receptor coactivator SRC-1 prevents colorectal cancer immune escape by reducing transcription and protein stability of PD-L1的研究论文

    来源: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时间:2024-07-18

  • 我国学者在人工智能药物设计上取得新进展

    研究成果发表在多个高水平国际期刊,包括《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计算科学》(Nature Computational Science)、《细胞·系统》(Cell Systems)杂志等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3-12-02

  • Nat Commun | 上海药物所提出基于序列的药物设计新方法

    相关研究论文以“Sequence-based drug design as a concept in computational drug design”为题于2023年7月15日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

    来源: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时间:2023-07-19

  • 王陈继/李瑶团队揭示SPOP基因突变促进BRAF依赖性的MAPK-ERK信号通路异常激活的致癌机制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陈继副研究员、李瑶教授和基础医学院章平肇副研究员合作,于 2022 年 12 月 30 日在 Cell &amp; Bioscience 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 SPOP inhibits BRAF-dependent tumorigenesis through&nbsp;promoting non-degradative ubiquitination of&nbsp;BRAF ” 的最新研究成果

    来源: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时间:2023-01-04

  • 王陈继组合作揭示子宫内膜癌SPOP基因突变促进肿瘤免疫逃逸的致癌机制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陈继副研究员和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高昆研究员、万小平教授合作,于 2022 年 12 月 9 日在 Cell Death &amp; Differentiation 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 SPOP Mutations Promote Tumor Immune Escape in Endometrial Cancer via the IRF1–PD-L1 Axis ” 的最新研究成果

    来源: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时间:2022-12-10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