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参数贝叶斯泊松障碍随机效应模型:探索温度与自杀关联的新视角
为解决传统两阶段元分析在研究温度与自杀关联时存在的如 Poisson 分布假设不恰当、无法准确描述异质性等问题,研究人员开展了非参数贝叶斯泊松障碍随机效应模型(np-BayesPHM)的研究。结果显示该模型能更好地探究异质性,对分析零膨胀计数数据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Environmental and Ecological Statistics 3
时间:2025-04-03
纳米抗体助力非洲猪瘟病毒 K205R 蛋白抗原表位解析及其在防控中的关键意义
非洲猪瘟(ASF)严重威胁养猪业,尚无有效防控策略。本文利用纳米抗体(Nbs)鉴定出 ASFV 的 K205R 蛋白两个线性 B 细胞表位<sup>1</sup>MVEPR<sup>5</sup>和<sup>188</sup>RTQF<sup>191</sup>,其中<sup>188</sup>RTQF<sup>191</sup>为首次报道。这些发现为 ASFV 诊断和疫苗开发提供重要依据。
来源:Microbiology Spectrum 3.7
时间:2025-04-03
重组 Art v 1 舌下与皮下免疫疗法治疗哮喘小鼠模型的对比研究:开启蒿草过敏精准治疗新征程
蒿草过敏患者常因对主要过敏原 Art v 1 致敏引发严重呼吸道过敏,现有治疗手段有限。研究人员开展 “Comparison of rArt v 1-based sublingual and subcutaneous immunotherapy in a murine model of asthma” 研究,发现 rArt v 1 - 基于的 SCIT 和 SLIT 可改善肺病理等,为蒿草过敏治疗提供新方向。
来源:npj Vaccines 7
时间:2025-04-03
植物源 ACE2-Fc 诱饵蛋白:抗击新冠变异毒株的新希望
新冠病毒变异株(VOCs)不断涌现,导致新冠疫情反复,现有疗法效果受限。研究人员开展 “植物源 ACE2-Fc 诱饵蛋白对 SARS-CoV-2 变异株的中和作用及治疗效果研究”,发现该蛋白能有效中和多种变异株,在仓鼠模型中可减轻体重下降和肺部病毒复制,为抗病毒疗法开发提供新思路。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3.8
时间:2025-04-03
保守治疗在儿童青少年肥胖管理中的作用与展望:现状、成效及挑战
儿童青少年肥胖问题日益严峻,为探寻有效治疗方案,研究人员开展保守性肥胖治疗研究。结果显示,保守治疗虽有一定效果,但存在局限性。这为肥胖治疗提供了多方面参考,对完善肥胖管理策略意义重大。
来源:Monatsschrift Kinderheilkunde 0.3
时间:2025-04-03
天然产物土荆酸 A(PAA)的关键靶点 MTHFD1L 的鉴定与验证:癌症治疗新方向
为解决天然产物土荆酸 A(PAA)潜在分子靶点不明阻碍其发展的问题,研究人员开展了 PAA 靶点鉴定与验证的研究。他们结合化学蛋白质组学等技术,发现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 1‑样蛋白(MTHFD1L)是 PAA 的靶点,这为 PAA 的结构设计和修饰提供了新方向。
来源:Natural Products and Bioprospecting 4.8
时间:2025-04-03
基于简单序列重复区间(ISSR)和十二烷基硫酸钠 -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标记解析香菜(Coriandrum sativum L.)基因型的分子特征:挖掘遗传多样性新视角
为了深入了解香菜(Coriandrum sativum L.)的遗传特征,研究人员采集巴基斯坦穆扎法拉巴德地区的种子样本,利用 ISSR 和 SDS-PAGE 标记对 30 个香菜基因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 ISSR 多态性高,SDS-PAGE 揭示基因型间变异低。该研究为香菜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新视角。
来源:Genetic Resources and Crop Evolution 1.6
时间:2025-04-02
基于纳米抗体的肉毒神经毒素A/B快速检测方法的理性设计与应用研究
本研究针对肉毒神经毒素(BoNT)检测方法灵敏度不足、耗时长等问题,通过理性设计六种纳米抗体(VHH),开发了两种ELISA方法和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法(TRFICA)。研究发现TRFICA检测限低至0.05 ng/mL,15分钟即可完成检测,临床样本检测灵敏度达98%。该研究为生物反恐、食品安全和临床诊断提供了高效检测方案。
来源:Analytica Chimica Acta 5.7
时间:2025-04-02
综述:抗炎干预对老年人抑郁症的治疗和预防作用:一项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
这篇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聚焦老年人抑郁症。通过对相关随机对照试验(RCTs)分析发现,抗炎干预对老年人抑郁症有一定治疗和预防效果,ω-3 脂肪酸、植物药或饮食干预效果较突出,但整体证据质量低,未来需更多高质量 RCTs 验证。
来源:Translational Psychiatry 5.8
时间:2025-04-02
心理干预对晚期结肠癌患者负面情绪、疼痛及睡眠的影响:改善生命质量的关键探索
为探究心理干预对晚期结肠癌患者负面情绪、疼痛和睡眠质量的改善效果,来自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研究人员开展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在焦虑(SAS)、抑郁(SDS)评分降低,疼痛(VAS)减轻、睡眠(PSQI)及生活质量(QLQ - 30)提升上更显著,对改善患者生命质量意义重大。
来源: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Oncology 2.8
时间:2025-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