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通新闻搜索为您找到305篇有关 " NP " 的文章 第1页
  • 低强度经脊髓聚焦超声(tsFUS):早期治疗神经性疼痛的新希望

    为解决慢性神经性疼痛(NP)治疗难题,研究人员开展了低强度经脊髓聚焦超声(tsFUS)治疗 NP 的研究。结果发现,tsFUS 可降低大鼠机械敏感性、抑制脊髓小胶质细胞激活。这为 NP 治疗提供了新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Bioelectronic Medicine

    时间:2025-04-01

  • 生物与化学合成氧化锌纳米颗粒抗耳念珠菌生物膜的对比研究:机制探索与临床转化潜力

    编辑推荐:针对多药耐药耳念珠菌(C. auris)生物膜防控难题,埃及国家研究中心团队通过对比生物合成(ZnO-NP-B)与化学合成(ZnO-NP-C1/C2)氧化锌纳米颗粒的抗真菌性能,发现化学合成纳米颗粒(尤其ZnO-NP-C1)能显著抑制生物膜形成(67.9%黏附抑制率),并下调ALS5等黏附基因表达,为抗真菌医疗器械涂层开发提供新策略。

    来源:BioMetals 4.1

    时间:2025-04-01

  • 玉米穗中受精与未受精子房间的 “自相残杀” 现象:机制解析与增产启示

    为探究禾谷类作物花穗中早期受精与未受精子房间的相互作用,中国农业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以玉米为材料开展研究。结果发现二者存在相互作用,且受激素和 MAPK 信号通路调控。该研究为提高作物产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来源:Communications Biology 5.2

    时间:2025-04-01

  • 超级杂交水稻育种中生产力提升与环境可持续性的权衡:探寻农业发展新路径

    为解决超级杂交水稻环境可持续性不明的问题,研究人员开展了以 5 个超级杂交水稻品种为对象,运用 FCNEP 框架评估其在不同氮处理下表现的研究。结果表明品种进化提升产量和利润的同时,增加了氮和碳足迹,凸显两者权衡关系,对指导育种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来源:npj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时间:2025-04-01

  • 植物病毒通过降解 Pellino 削弱昆虫载体的 Toll 免疫途径以促进感染,为防控病毒传播提供新思路

    这篇研究聚焦水稻条纹病毒(RSV)。研究发现,褐飞虱(<em>Laodelphax striatellus</em>)中的 LsPellino 参与 Toll 免疫途径抑制 RSV 感染。而 RSV 的 NS3 蛋白劫持 LsSOCS5,促使 LsPellino 经 26S 蛋白酶体途径降解,削弱免疫,助力病毒感染,为控制植物病毒传播提供新视角。

    来源:Journal of Virology 4.0

    时间:2025-04-01

  • 结构解析揭示丝状病毒 RNA 合成机制及抗病毒药物研发新方向

    为探究丝状病毒 RNA 合成机制,浙江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解析马尔堡病毒(MARV)和埃博拉病毒(EBOV)聚合酶复合物的冷冻电镜结构,发现病毒特异性 L-VP35 相互作用等,为开发靶向丝状病毒聚合酶的抗病毒药物提供依据。

    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时间:2025-04-01

  • ELF3-TRIM22-MAVS信号轴调控I型干扰素抗病毒反应机制研究

    本文揭示了TRIM22通过催化MAVS的K63连接多聚泛素化激活RIG-I信号通路,同时破坏MAVS-NLRX1抑制复合物形成,从而增强I型干扰素(IFN-β)抗病毒反应的全新机制。研究发现RNA病毒感染通过转录因子ELF3核转位上调TRIM22表达,形成正向调控环路,为抗RNA病毒治疗提供了新靶点(如IAV/VSV)。

    来源:Journal of Virology 4.0

    时间:2025-04-01

  • 全基因组与神经质交互分析揭示慢性疼痛相关抑郁症为独特遗传亚型,为精准治疗带来新希望

    在慢性疼痛(CP)与抑郁症常共病的背景下,研究人员开展了以确定 CP 相关抑郁症是否为遗传上独特亚型、探究神经质在其中作用为主题的研究。通过分析英国生物样本库数据,发现 CP 相关抑郁症是有效亚型,神经质在调节抑郁症遗传风险中作用突出,为抑郁症精准治疗提供方向。

    来源:Translational Psychiatry 5.8

    时间:2025-03-30

  • 基于NQO1酶和Fenton样反应协同放大的肿瘤特异性激活型NIR/MR双模态成像探针研究

    本文报道了一种创新性的肿瘤特异性激活型近红外荧光(NIRF)/磁共振(MR)双模态成像策略。研究者通过NAD(P)H醌氧化还原酶1(NQO1)响应型荧光探针NCy与羟基自由基(·OH)响应型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DHBC-NP)的协同作用,构建了双向增强的正反馈循环系统:NCy被肿瘤高表达的NQO1激活后产生H<sub>2</sub>O<sub>2</sub>,经Fenton样反应转化为·OH促进DHBC-NP交联聚集增强T<sub>2</sub>加权MR信号;同时·OH通过Nrf2调控通路上调NQO1表达,进一步强化NIRF信号。该策略在肝癌模型中实现了21.5倍NIRF和1.8倍MR的信背比提升,并能检测2mm微小肿瘤。

    来源:Cell Biomaterials

    时间:2025-03-28

  • 基于多表位设计的流感病毒通用疫苗:诱导交叉反应性CD8+T细胞应答的新策略

    为应对流感病毒抗原漂移和疫苗匹配难题,德国汉诺威兽医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含20个保守CD8<sup>+</sup>T细胞表位的重组MVA疫苗(rMVA-PE)。通过体外实验和HLA转基因小鼠模型证实,该疫苗能有效激活交叉反应性T细胞应答,覆盖99.5%人群HLA类型,为开发不依赖年度更新的通用流感疫苗提供了新思路。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3.8

    时间:2025-03-28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