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天然聚糖氧化释放后可逆标记实现克级规模天然 N - 聚糖制备:开启糖科学功能探索新征程
为解决天然聚糖功能分析受限于其低丰度、结构异质性及缺乏高效制备分离方法的问题,研究人员开展了利用家用漂白剂氧化释放天然聚糖(ORNG)、创新可裂解标签化学和优化多维色谱实现克级规模复杂天然 N<sub> - </sub>聚糖制备的研究。结果成功制备出多种聚糖,该成果为 N<sub> - </sub>聚糖功能探索开辟了新途径。
来源:Communications Chemistry 5.9
时间:2025-04-05
基于Sulphostin结构改造的N-磷酸哌啶酮:选择性共价抑制DPP8/DPP9的创新策略
编辑推荐:针对DPP8/DPP9选择性抑制难题,研究人员以天然产物Sulphostin为模板,设计出N-磷酸哌啶酮衍生物,通过结构优化获得IC<sub>50</sub>达14 nM的高选择性抑制剂,结合X射线晶体学和化学蛋白质组学验证其共价结合机制,为炎症和癌症治疗提供新型靶向工具。
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时间:2025-04-05
17β- 雌二醇(E2)状态影响雌性大鼠 NMDAR 功能与抗精神病样活性:为精准治疗精神分裂症指明新方向
为探究 17β- 雌二醇(E2)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及机制,研究人员以卵巢切除(Ovx)大鼠为模型,开展 E2 对 N - 甲基 - D - 天冬氨酸受体(NMDAR)功能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 E2 剥夺会改变 NMDAR 功能,且 mGlu<sub>2 / 3</sub> 正构调节剂(PAM)在 E2 缺乏条件下或成新疗法,为抗精神病药物研发提供新思路。
来源:Molecular Psychiatry 9.6
时间:2025-04-05
德国护士进行超声检查的现状研究:探索护理实践新方向
为探究德国护士在日常护理中是否进行超声检查(Sonographien),研究人员开展了此项定量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仅 13.2% 的护士在实践中使用超声,多应用于静脉穿刺等操作,且该活动可改善工作流程与团队沟通。这为护理领域发展提供了参考。
来源:Medizinische Klinik - Intensivmedizin und Notfallmedizin 1.3
时间:2025-04-05
Lecithasteridae科(复殖目:半尾总科)命名新属Alloopistholecithum的建立与分类学修订
为解决Lecithasterinae亚科新属命名冲突问题,研究人员发现2025年命名的Opistholecithum属与1970年Baer命名的Dicrocoeliidae科同名属存在优先权争议。为此建立新属Alloopistholecithum n. g.,提出11个新组合(n. comb.),并澄清A. sandugaense的地理分布,为吸虫纲分类系统提供重要修订依据。
来源:Systematic Parasitology 1.0
时间:2025-04-05
美国太平洋西北部奥林匹克国家公园与北喀斯喀特山脉国家公园服务区山地氮沉降及化学特征评估
编辑推荐:针对山地氮沉降(N<sub>dep</sub>)空间分布与化学组成的认知空白,研究人员创新性利用附生地衣评估了美国两大国家公园的N<sub>dep</sub>特征。研究发现地衣%N显示实际沉降低于临界负荷,δ<sup>15</sup>N揭示还原态氮(NH<sub>x</sub>)主导的沉降化学特征,为敏感山地生态系统管理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撑。
来源:Oecologia 2.4
时间:2025-04-05
新型麦角酸二乙酰胺(LSD)类似物的鉴定及其研究意义:从网络售卖纸片产品中发现 1S-LSD 和 1T-AL-LAD
近年来,全球出现大量麦角酸二乙酰胺(LSD)类似物作为新型毒品。来自未知的研究人员从纸片产品中鉴定出两种新的 LSD 类似物 1S-LSD 和 1T-AL-LAD。这是日本首次报告检测到这两种物质,为毒品监测及后续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来源:Forensic Toxicology 2.8
时间:2025-04-05
角膜上皮和泪液中颗粒蛋白前体(PGRN)浓度:圆锥角膜临床诊断与病情进展潜在生物标志物的深度剖析
为探究圆锥角膜(KC)患者角膜上皮和泪液中颗粒蛋白前体(PGRN)及多种炎症标志物的表达情况,并与健康人群对比,研究人员按 Amsler-Krumeich 分类分组研究。结果显示泪液 PGRN 水平组间差异不显著,但免疫荧光分析发现其表达随 KC 病情加重而降低。该研究或为 KC 病因研究提供新方向。
来源:International Ophthalmology 1.4
时间:2025-04-05
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优势术式选择与多模式干预的疗效分析
针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临床难题,研究人员系统评估了椎体后凸成形术(Kyphoplasty)的治疗策略。通过PRISMA指南分析的16项研究表明:单侧入路可优化VAS评分并减少手术时间/辐射,唑来膦酸静脉给药可改善骨密度及NMID、β-CTX、P1NP等生物标志物,庆大霉素PMMA骨水泥联合术后药物/物理治疗显著提升疗效,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微创治疗提供循证依据。
来源:Die Orthopädie 0.6
时间:2025-04-05
粪便生物标志物预测印度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侵袭性的价值研究
为确定粪便钙卫蛋白(FC)和粪便乳铁蛋白(FL)在侵袭性腹泻诊断中的作用,研究人员对 75 例≤12 岁急性腹泻儿童的粪便样本进行多方法检测。结果显示侵袭性腹泻患儿 FC 和 FL 水平更高,特定临界值有诊断潜力,这两种标志物可辅助诊断急性侵袭性腹泻。
来源:Indian Pediatrics 1.7
时间:2025-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