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通新闻搜索为您找到6篇有关 " Lsm蛋白 " 的文章 第1页
  • Cell综述:剪接体动力学

    剪接体(Spliceosomes)是由RNA和蛋白分子组成,大小为60S的多组分复合物,这种机器能进行Pre-mRNA剪接,即把内含子去除并把外显子序列连接成为成熟的mRNA,这是基因表达与调控的重要环节之一。从作用机制上来看,剪接体作为动态分子机器,需要由亚基从头逐步组装组合,来完成每个剪接事件。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5-06-11

  • 清华大学Nature及其子刊发表论文2014最新盘点

    中国高校及研究机构的排名依次为中科院系统,北京大学,深圳华大基因BGI,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华中农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和第二军医大学。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4-11-26

  • 中国学者11月参与发表多篇Nature文章

    进入十一月,中国学者参与的多项研究在Nature杂志及其重要子刊上发表,其中主要包括Lsm2-8蛋白质复合物自组装的晶体结构,新型SARS样冠状病毒,以及银屑病遗传风险分析。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3-12-02

  • 施一公教授发表最新Nature文章

    来自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揭示了Lsm复合体结合U6 snRNP 3′末端序列的晶体结构,该研究对于深入了解前体mRNA(pre-mRNA)剪接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相关论文“Crystal structures of the Lsm complex bound to the 3′ end sequence of U6 small nuclear RNA”发表在11月17日的《自然》(Nature)杂志上。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3-11-19

  • 清华大学最新Nature文章

    11月17日,清华大学生命学院施一公教授研究组在《自然》在线发表新研究论文,首次报道了Lsm2-8蛋白质复合物自组装的晶体结构及其特异识别U6小核RNA 3‘末端序列的分子机制。清华大学生命学院博士生周丽君和医学院博士生杭婧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来源:清华大学

    时间:2013-11-19

  • Nature:端粒酶RNA的生物合成

    近日来自美国密苏里州斯托瓦斯医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在新研究中揭示了端粒酶RNA亚基(TER1)如何“塑形”并与搭档蛋白相互作用的机制。他们证实两个环样的蛋白依次结合到了未处理的TER1 RNA上,帮助TER1切割至最佳大小、折叠和加帽。这一研究发现在线发布在3月25日的《自然》(Nature)杂志上。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2-03-27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