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系统的解剖学与生理学:临床关键洞察
为明晰淋巴系统奥秘,研究人员剖析其血管类型、结构及功能,成果对医学实践意义重大。
来源:Die Radiologie 0.7
时间:2025-03-23
结构揭示:淋巴管内皮受体LYVE-1的独特结合机制及其在免疫细胞迁移中的作用
本研究聚焦于淋巴管内皮受体LYVE-1与透明质酸(HA)的独特结合机制,通过解析其晶体结构和动态力学特性,揭示了LYVE-1介导免疫细胞进入淋巴管的分子基础,为理解免疫监视过程中的细胞迁移提供了重要见解。
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时间:2025-03-21
AXL—— 肿瘤淋巴管生成的关键 “推手”:开启癌症治疗新靶点的探索之旅
为探究 AXL 在肿瘤相关淋巴管生成中的作用,研究人员经多种实验发现 AXL 通过 VEGF-C/AKT 通路促进淋巴管生成,为癌症治疗提供新方向。
来源:Cellular and Molecular Life Sciences 6.2
时间:2025-03-06
APS封面 | 上海药物所揭示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水解酶抑制DZ2002改善干眼症模型角膜血管新生及结膜炎症的作用机制
该成果发表于2023年8月21日以“DZ2002 alleviates corneal angiogenesis and inflammation in rodent models of dry eye disease via regulating STAT3-PI3K-Akt-NF- B pathway”为题在线发表于《中国药理学报》,并于2024年1月2日作为年度第一期封面文章刊发
来源: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时间:2024-02-20
APS封面 | 上海药物所揭示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水解酶抑制DZ2002改善干眼症模型角膜血管新生及结膜炎症的作用机制
该成果发表于2023年8月21日以“DZ2002 alleviates corneal angiogenesis and inflammation in rodent models of dry eye disease via regulating STAT3-PI3K-Akt-NF-κB pathway”为题在线发表于《中国药理学报》,并于2024年1月2日作为年度第一期封面文章刊发
来源: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时间:2024-01-03
《Immunity》巨噬细胞对动脉健康具有关键影响
经新加坡国立大学Veronique Angeli副教授领导的一个课题组鉴定,当覆盖在健康动脉外壁的表达LYVE-1的巨噬细胞不存在时,动脉就会积累大量胶原蛋白,从而失去弹性,变得僵硬。
中国科学家Nature子刊颠覆癌症治疗传统观点
来自香港大学、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Karolinska Institute)的研究人员证实,MT1-MMP裂解淋巴内皮细胞上的LYVE-1,抑制VEGF-C生成而阻止了淋巴管生成。这一重要的研究研究发现发布在3月1日的《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华人科学家与港大合作发现治癌重要因子
生物通报道:淋巴管新生(Lymphangiogenesis)与血管新生(Angiogenesis)是肿瘤细胞转移两个重要方式,但是相对于肿瘤的血管新生研究,长期以来淋巴管新生都受到忽视。最近来自瑞典卡洛林斯卡肿瘤与微生物中心(Microbiology and Tumor Biology Center, Karolinska Institute)的曹义海教授与香港大学生化系周中军,以及英国牛津分子医学Weatherall中心的研究人员一道发现了两个类似于胰岛素的生长因子对淋巴管新生的诱导作用,为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