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4+T细胞与IFN-γ调控巨细胞病毒在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中的潜伏感染机制
本期推荐:研究团队通过小鼠模型和人胎儿脑组织实验,揭示CD4<sup>+</sup>T细胞通过分泌IFN-γ抑制神经元中巨细胞病毒(CMV)的复制和再激活,为先天性CMV感染导致的神经发育障碍提供治疗新靶点,成果发表于《Journal of Neuroinflammation》。
来源:Journal of Neuroinflammation 9.3
时间:2025-03-30
1型先天淋巴细胞与炎症性巨噬细胞通过分泌干扰素γ加剧爬行脂肪纤维化
编辑推荐:克罗恩病(CD)患者常出现特征性爬行脂肪(CrF)病变,但其形成机制尚不明确。大阪大学团队通过分析34例手术患者的肠系膜样本,发现1型先天淋巴细胞(ILC1)和CD163<sup>low</sup>巨噬细胞通过分泌干扰素γ(IFN-γ)协同促进纤维化,且ILC1高频率(≥80%)是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风险因素。该研究为CD的靶向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来源: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6.9
时间:2025-03-30
CircNF1通过双重调控PD-L1促进食管鳞癌进展和免疫逃逸的机制研究
本期推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团队发现circNF1通过激活STAT3转录和USP7介导的蛋白稳定性双重调控PD-L1表达,揭示了食管鳞癌(ESCC)免疫逃逸新机制。该研究为预测PD-L1抑制剂疗效提供新型生物标志物,并为联合免疫治疗策略开发奠定理论基础。
来源:Cellular & Molecular Biology Letters 9.2
时间:2025-03-30
基于通用骨架rH-CPDF7的IBV变异株减毒疫苗快速开发策略
为解决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抗原变异导致的疫苗失效问题,南京农业大学团队通过密码子对去优化(CPD)技术构建了rH-CPDF7通用骨架,结合酵母转化相关重组(TAR)克隆技术,成功开发出针对QX型、TW型和GVI型IBV变异株的减毒疫苗候选株。该研究证实重组毒株能显著降低致病性并激发强免疫应答,为应对IBV变异提供了快速疫苗开发平台,相关成果发表于《npj Vaccines》。
来源:npj Vaccines 7
时间:2025-03-30
综述:巨噬细胞极化过程中代谢与表观遗传学的相互作用
本文聚焦巨噬细胞极化,详细阐述了代谢与表观遗传修饰(如组蛋白乙酰化、甲基化等)之间的紧密联系。揭示关键代谢物(乙酰辅酶 A、α- 酮戊二酸等)作为共因子影响巨噬细胞功能和极化的机制,为感染性疾病(如结核病)和炎症性疾病(如糖尿病)治疗提供新思路。
来源:Epigenetics & Chromatin 4.2
时间:2025-03-30
维甲酸通过逆转免疫耗竭增强鼻咽癌中 γδ T 细胞的细胞毒性:开拓肿瘤免疫治疗新方向
为探究维甲酸(RA)及维甲酸受体(RAR)信号通路能否调节鼻咽癌(NPC)中 γδ T 细胞免疫耗竭以增强抗肿瘤免疫,研究人员收集 NPC 患者外周血样本等开展研究。结果显示 RA 可逆转 γδ T 细胞免疫耗竭,提升免疫治疗效果,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新靶点。
来源:Cell Communication and Signaling 8.2
时间:2025-03-30
综述:隐匿于无形:成人鼻病毒(HRV)感染的影响
本文全面综述了鼻病毒(HRV)感染在成人中的影响。HRV 传播广泛,不仅引发普通感冒,还与多种严重下呼吸道疾病相关,如肺炎、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加重。文章探讨其流行病学、临床特征等,为临床诊疗和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来源:Respiratory Research 4.7
时间:2025-03-30
综述:炎症小体在癌症免疫中的作用:机制与治疗潜力
这篇综述聚焦炎症小体(inflammasomes)在癌症免疫中的复杂角色。它不仅阐释了炎症小体激活对肿瘤微环境的影响,还探讨了其作为治疗靶点的潜力。文中详述了相关免疫机制和靶向疗法,为癌症治疗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值得深入研读。
来源:Journal of Experimental &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11.4
时间:2025-03-30
USP43/RNF2 轴通过促进 TBK1 泛素化和降解负向调控抗病毒先天免疫:新机制的揭示
为探究 E3 泛素连接酶自身的翻译后修饰和稳定性,研究人员开展了关于 USP43 与 RNF2 关系的研究。结果发现 USP43 能稳定 RNF2,二者通过调控 TBK1 泛素化和降解影响抗病毒先天免疫,揭示了新的免疫调控机制。
来源:Cell Death & Differentiation 13.7
时间:2025-03-29
III型干扰素通过TLR7激活增强pDC功能并拮抗TGF-β和PGE2介导的免疫抑制
本期推荐:肿瘤微环境(TME)中pDC功能抑制是免疫治疗的重要障碍。法国研究团队发现cDC1分泌的III型干扰素(IFN-III)能通过上调TLR7表达增强pDC对TLR7激动剂的响应,并逆转TGF-β/PGE<sub>2</sub>的抑制作用,恢复IFN-α分泌能力。该研究为联合IFN-III与TLR7激动剂的肿瘤免疫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
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时间:2025-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