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张沂忱课题组揭示银河系核心区域的神秘细丝结构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张沂忱课题组及其合作者利用阿塔卡马大型毫米/亚毫米阵列(ALMA)在银河系核心区域中发现了一种全新的细长丝状结构,这类细丝结构是银河系中心区域物质循环的重要一环,被形象地称为“太空龙卷风”。这一成果以“ALMA observations of massive clouds in the central molecular zone: s...
来源:上海交大 新闻学术网
时间:2025-03-26
Regional Sustainability进入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期刊分区表2区
近日,《2025年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期刊分区表》(期刊分区表)正式发布
来源: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时间:2025-03-22
高能可见光对皮肤和头皮的影响:现状与展望
研究人员探究高能可见光(HEV)对皮肤和头皮的影响,发现其利弊共存,为相关治疗提供参考。
来源:Archives of Dermatological Research 1.8
时间:2025-03-08
发现新型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家族:改写一碳代谢认知
研究人员针对 S6MTHFR 特性不明问题,开展相关研究,发现新型 MTHFR 家族,或可调节蛋氨酸合成。
来源:Communications Biology 5.2
时间:2025-02-28
用KM3NeT观测超高能宇宙中微子
KM3NeT实验在地中海观测到的一个非常高能的μ子是宇宙起源的异常高能中微子相互作用的证据。
来源:Nature 50
时间:2025-02-13
高能富锂锰正极材料高容量根源:“π键环”
研究成果以“循环性能优异的无钴梯度富锂正极用于高能锂离子电池(Co-free gradient lithium-rich cathode for high-energy batteries with optimized cyclability)”为题,于2024年12月4日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发表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5-01-01
我国学者与海外合作者在原子核结构研究中取得进展
该成果以“在高能核碰撞中成像原子核形状(Imaging Shapes of Atomic Nuclei in High-Energy Nuclear Collisions)”为题,于2024年11月7日在线发表于《自然》(Nature)期刊,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4-08097-2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4-11-27
乐敏实验室在POULTRY SCIENCE发表论文
标题: Coated cysteamine and choline chloride could be potential feed additives to mitigate the harmful effects of fatty liver hemorrhagic syndrome in laying hens caused by high-energy low-protein diet ( IF=4.1 )
作者: Yaqoob, Muhammad Umar ; Qi, Yingying ; Hou, Jia ; Zhe, Li ; Zhu, Xiangde ; Wu, Peng ; Li, Zhefeng ; Wang, Minqi ; Li, Yan ; Yue, Min* (乐敏)
来源出版物: POULTRY SCIENCE
Volume 103 Issue 12
DOI10.1016/j.psj.2024.104296
Article Number 104296
出版时间: DEC 2024
文献类型: Article
附件:全文链接
来源: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时间:2024-10-26
上海交大团队为ATLAS暗物质与暗光子最新联合统计测量作出重要贡献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 (CERN) 大型强子对撞机 (LHC) 上的ATLAS国际合作实验组近日在《Science Bulletin》[1]和《Journal of High Energy Physics》[2]上分别发表了暗物质与暗光子联合统计测量的最新结果,为高能对撞机实验中双希格斯二重态伴随赝标媒介粒子理论 (2HDM+a) 框架下的暗物质探测以及希格斯的暗光子衰变过程探测...
来源:上海交大 新闻学术网
时间:2024-09-28
上海交大孙浩团队发文:轻质复合集流体构筑高比能、高倍率、高安全无负极电池
现代社会高速增长的能源需求迫切需要发展高性能可充电电池。无负极锂金属电池在生产过程中无需使用任何锂金属,具有高能量密度、生产便利、低成本等优势,在近年来获得了广泛关注。尽管研究人员为进一步提高能量密度做出了诸多努力,但一个长期被忽视的问题在于“非活性组分”—铜箔集流体(Cu),它占无负极电池总质量...
来源:上海交大 新闻学术网
时间:2024-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