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通新闻搜索为您找到5篇有关 " HSPA9 " 的文章 第1页
  • 外泌体传递的 HSPA9:攻克多发性骨髓瘤硼替佐米耐药的新希望

    多发性骨髓瘤(MM)治疗中,硼替佐米(BTZ)耐药是一大难题。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研究人员开展外泌体 HSPA9 在 MM 耐药机制的研究,发现外泌体 HSPA9 经 USP1/TRIP13 通路传递 BTZ 耐药,为克服 MM 治疗耐药提供新方向。研究成果发表在《Cell Communication and Signaling》杂志上。

    来源:Cell Communication and Signaling 8.2

    时间:2025-03-27

  • 揭秘精神分裂症与性激素特质的遗传关联:开辟精准诊疗新方向

    研究人员为探究精神分裂症与性激素特质的关系,开展遗传关联研究,发现二者存在遗传重叠及关键通路,意义重大。

    来源:Translational Psychiatry 5.8

    时间:2025-03-18

  • Mitofusin 2在蛋白静止监测中显示融合无关的作用

    在细胞稳态中,线粒体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功能状态与细胞蛋白质稳态密切相关。德国科隆大学遗传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线粒体融合蛋白 2(MFN2)在蛋白质稳态监测中具有独立于其线粒体融合功能的作用。这一发现为理解细胞内蛋白质质量控制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可能为相关疾病的治疗策略开辟新的途径。线粒体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其高度动态的特性,能够重塑自身的形状、代谢状态和蛋白质组组成。这种可塑性使线粒体能够迅速整合并响应内外部信号,从而参与细胞应激管理并最终决定细胞命运。近期的多项研究在探索线粒体与细胞质机

    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时间:2025-02-11

  • 线粒体如何向细胞发信号寻求帮助?

    线粒体与细胞的关系一直存在争议。它们常常被认为是早期被宿主细胞包裹形成内共生关系的独立有机体。研究人员以线粒体应激反应为例,研究了在进化过程中它们的代谢与宿主细胞的代谢混合到何种程度。他们发现线粒体发送两种不同的生化信号。这些在细胞中一起被处理,并触发一个支持机制来恢复细胞平衡(体内平衡)。

    来源:Goethe University Frankfurt

    时间:2023-08-01

  • 2008年北大医学系十大优秀论文

    <DIV>2008年北京大学(医学部)科学研究又取得了丰硕成果,应用PubMed检索,北京大学共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了1064篇论文,其中在国外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有592篇,较2007年增加了14%,约为2004年的2.2倍。在今年发表的论文中IF≥5的有49篇,≥10的有7篇。现将IF值最高的10篇论文和研究单位摘录如下。</DIV>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09-01-04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