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通新闻搜索为您找到106篇有关 " HPV16 " 的文章 第1页
  • 基于ZnCdSe/ZnS量子点标记抗体的新型荧光免疫分析法定量检测人血清中HPV16 L1抗体

    本文开发了一种量子点标记阻断ELISA(QDs-B-ELISA)方法,采用HPV16-L1病毒样颗粒(VLPs)作为包被抗原,ZnCdSe/ZnS量子点作为荧光探针,实现了人血清中抗HPV16-L1抗体的高灵敏度(95.83%)、高特异性(96.85%)定量检测(检测限0.0875 IU/mL)。该方法较商业ELISA试剂盒灵敏度提升4倍,定量范围达13-1,737.8 IU/mL,为HPV16感染监测和疫苗效力评估提供了创新技术平台。

    来源:Microbiology Spectrum 3.7

    时间:2025-04-10

  • 浙江三门地区19,116例HPV感染亚型分布特征及其与宫颈细胞学结果的关联分析

    本研究针对中国宫颈癌高发但地区性HPV流行病学数据不足的问题,由三门县人民医院团队开展大规模回顾性研究,分析2020-2022年19,116例女性HPV感染谱及TCT结果。发现该地区HPV总感染率16.3%,以单一感染(82.7%)和高危型(hrHPV)为主(12.6%),前三位为HPV52/58/53;25岁以下感染率最高(21.1%),而HSIL病例主要与HPV16/58/52/18相关。为区域宫颈癌防控策略制定提供了重要流行病学依据。

    来源:BMC Infectious Diseases 3.4

    时间:2025-04-09

  • HPV-16 L1基因突变解析与宫颈癌治疗潜在抑制剂的虚拟筛选:探索癌症防治新方向

    宫颈癌是全球女性第四大常见癌症,主要由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持续感染引起。来自巴基斯坦拉合尔的研究人员对 HR-HPV16 样本的 L<sub>1</sub>基因进行分析,并通过计算机模拟(<i>in-silico</i>)筛选其抑制剂。研究发现 L<sub>1</sub>基因突变,且新刺盘孢菌素(Neoechinulin)可能是有效抑制剂,为宫颈癌防治提供新思路。

    来源:Medical Oncology 2.8

    时间:2025-04-08

  • 液滴数字 PCR 检测宫颈癌循环 HPV 游离 DNA 的预后价值:印度人群研究成果

    宫颈癌严重威胁女性健康,传统检测方法存在局限。为探寻更有效的诊断和监测策略,研究人员开展了检测宫颈癌患者循环 HPV 游离 DNA(ccfHPV DNA)的研究。结果显示,ccfHPV DNA 水平与肿瘤大小相关,且 HPV16 检测率更高。这为宫颈癌诊疗提供了新方向<span><span tabindex="0" data-testid="ref_content_circle" aria-describedby="b3yhvq3" data-popupid="b3yhvq3">1</span><span tabindex="0" data-testid="ref_content_circle" aria-describedby="we6ar2u" data-popupid="we6ar2u">2</span><span tabindex="0" data-testid="ref_content_circle" aria-describedby="ceeertt" data-popupid="ceeertt">3</span></span>。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3.8

    时间:2025-04-04

  • 综述:癌症免疫治疗的新时代:疫苗与微小 RNA(miRNAs)

    这篇综述聚焦癌症免疫治疗新进展,详细探讨了癌症疫苗(如树突状细胞疫苗、mRNA 疫苗等)和微小 RNA(miRNAs)在癌症治疗中的作用。阐述了它们的作用机制、联合疗法效果,还分析了面临的挑战,为癌症免疫治疗研究提供了全面且前沿的参考。

    来源:Cancer Immunology, Immunotherapy 4.6

    时间:2025-04-02

  • 综述:男男性行为者肛门癌筛查的障碍与促进因素:一项系统综述及叙述性综合分析

    这篇系统综述聚焦男男性行为者(MSM)肛门癌筛查,综合分析了相关研究。发现影响其筛查的因素涵盖个体、医疗系统、医疗提供者和筛查相关四个方面。为提升筛查率,需针对这些因素制定综合干预策略。

    来源:BMC Cancer 3.4

    时间:2025-04-02

  • 综述:CD151 在不同实体瘤中的争议性作用:促癌还是抑癌?

    CD151 在肿瘤发生、发展和转移中作用复杂,既是潜在治疗靶点,又具诊断和预后价值。

    来源:Cancer Cell International 5.3

    时间:2025-03-23

  • PRGN-2009 联合 bintrafusp alfa 治疗晚期 HPV 相关癌症的新突破

    研究人员评估 PRGN-2009 单药及联合 bintrafusp alfa 治疗晚期 HPV 相关癌症,发现联合用药有潜力。

    来源:Cancer Immunology, Immunotherapy 4.6

    时间:2025-03-22

  • 综述:新型核酸药物疗法与免疫疗法协同增强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免疫循环的策略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是一种起源于头颈部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与吸烟、酗酒和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密切相关。其早期症状隐匿,临床常出现 “发现晚、治疗晚” 的情况,晚期患者五年生存率仅 30 - 50%,复发 / 转移性(Recurrent/Metastatic,R/M)患者五年生存率甚至低于 10%。目前,HNSCC 的主流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手术对早期 HNSCC 治愈率较高,但晚期患者因肿瘤侵犯周围重要器官,手术难以彻底清除病灶,还会引发严重并发症。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虽重要,但存在严重毒副作用、患者耐受性差及耐药等问题,影响治疗效果,导致肿瘤复发转移。

    来源: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 6.1

    时间:2025-03-21

  • 标题:利用乳头瘤病毒样颗粒(PVLPs)实现皮肤基因治疗的突破性进展

    摘要:本研究探索了乳头瘤病毒样颗粒(PVLPs)在体外皮肤基因治疗中的应用潜力,成功利用PVLPs递送SaCas9和shRNA,有效破坏或降低Olmsted综合征相关基因Trpv3的表达,为遗传性皮肤疾病治疗提供了新策略。

    来源:Molecular Therapy Nucleic Acids 6.5

    时间:2025-03-20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