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多发性硬化症中的表观遗传和线粒体代谢功能障碍:草药治疗方法及当前临床试验综述
这篇综述聚焦多发性硬化症(MS),深入探讨了表观遗传修饰和线粒体功能障碍在 MS 发病和进展中的关键作用。同时研究了草药在调节相关机制方面的潜力,总结了当前临床试验情况,为 MS 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值得关注。
来源:Molecular Neurobiology 4.6
时间:2025-04-05
综述:疾病修正疗法时代脊髓性肌萎缩症(SMA)中的脊柱侧凸:一项范围综述
这篇综述聚焦于疾病修正疗法(DMTs)时代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患者的脊柱侧凸问题。通过分析相关文献,探讨了 SMA 患者脊柱侧凸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 DMTs 的影响,发现其在不同 SMA 类型中表现和治疗差异大,为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参考。
来源:Neurological Sciences 2.7
时间:2025-04-03
综述:非洲多发性硬化的患病率、临床特征及治疗结局的系统评价
本文系统评价了非洲多发性硬化(MS)的流行病学特征,揭示其患病率存在显著地域差异(阿尔及利亚高达103/10万),女性占比突出(1.4:1-4:1),以复发缓解型(RRMS)为主(76-79.5%)。研究强调诊断标准不统一(McDonald/Poser/WHO标准混用)及治疗障碍(DMTs可及性差),为优化非洲MS管理提供了关键循证依据。
来源:Discover Medicine
时间:2025-04-01
评估新冠疫苗额外及加强针在免疫低下多发性硬化患者中的疗效:对脆弱群体保护的关键探索
为探究新冠疫苗额外及加强针在免疫低下多发性硬化(MS)患者中的效果,研究人员开展相关研究,发现 EPV 和加强针有一定益处,对 MS 患者疫苗接种策略有指导意义。
来源:Journal of Neurology 4.8
时间:2025-03-26
高分辨率解析锥虫鞭毛结构,揭示致病机制与潜在治疗靶点
研究人员通过高分辨率冷冻电镜研究锥虫(<em>Trypanosoma brucei</em>)鞭毛,明确其结构与运动机制,提供治疗靶点。
来源:SCIENCE 44.7
时间:2025-03-14
靶向脉络丛 SPAK:多发性硬化症治疗的新希望
为解决多发性硬化症(MS)治疗难题,研究人员探究脉络丛 SPAK 作用,发现其可作治疗靶点,宁波大学宁波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重要研究,相关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Neuroinflammation》上。该研究聚焦于脉络丛(Choroid Plexus,ChP)中的 Ste20 相关脯氨酸 / 丙氨酸丰富激酶(Ste20-related proline/alanine-rich kinase,SPAK)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一种常用的 MS 动物模型)中的作用。
来源:Journal of Neuroinflammation 9.3
时间:2025-03-14
牛津脑健康诊所痴呆风险因素研究:为防治提供关键依据
研究人员针对痴呆干预难题,在牛津脑健康诊所(OBHC)开展研究,发现患者风险因素特点及 DMTs 适用性,意义重大。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3.8
时间:2025-03-06
揭秘多发性硬化症关键机制:A₂ₐR 如何调控 T 细胞与脉络丛上皮细胞 “对话” 影响病情发展
为解决腺苷 A₂ₐR(A₂ₐR)拮抗剂和敲除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影响相悖的问题,温州医科大学研究人员探究 A₂ₐR 介导的细胞间作用。结果表明其通过 IFN-γ 信号控制 T 细胞浸润和 EAE 病理,为 MS 治疗提供新思路,值得一读。
来源:Cell Communication and Signaling 8.2
时间:2025-02-19
视网膜蛋白质组分析揭示治疗遗传性视网膜变性的新药物靶点
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利用先进的蛋白质组学技术揭示了视网膜色素变性疾病模型中共享的关键途径,确定了新的药物靶点,可以使患有不同形式色素性视网膜炎和其他遗传性视网膜疾病的患者受益。
科学家提出基因组印记的新见解
最近,日本筑波大学带领的一项研究,让我们更进一步了解“基因组印迹现象”的根本机制。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最近的《Develop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