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B3 功能获得性变异: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的潜在保护密码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是一种致命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对其发病机制及潜在治疗靶点的研究仍不足。为深入探究,研究人员开展了跨物种转录组学研究,并结合遗传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发现转录因子 CREB3 及其调控网络是 ALS 的恢复力标志物,CREB3<sup>R119G</sup>变异可降低患病风险和疾病进展率,为 ALS 治疗提供新方向。
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时间:2025-03-27
综述:美替拉酮抑制糖皮质激素合成以研究其对大鼠胃保护作用的贡献
本文通过美替拉酮研究发现,应激时激活下丘脑 - 垂体 - 肾上腺皮质(HPA)轴产生的糖皮质激素具有胃保护作用。
来源:Neurochemical Journal 0.5
时间:2025-03-20
Molecular Cell实现人类蛋白质组中赖氨酸位点的功能解码
该研究采用腺嘌呤碱基编辑工具,建立了一种在全蛋白质组范围内筛选功能性氨基酸位点的策略,并通过细胞适应性筛选,获得了蛋白质组功能性赖氨酸位点的图谱。
我国学者发现葡萄糖代谢的自我扩增特性和感知调控通路
图 葡萄糖通过CK2-CSN-CRL4COP1通路诱导p53降解,促进Warburg效应和癌症发生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32122026、32270831)等资助下,南方科技大学饶枫团队与天津医科大学赵丽团队、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王凤超团队合作在肿瘤细胞葡萄糖感知与代谢调控通路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以“葡萄糖诱导CRL4COP1-p53信号轴促进糖代谢以驱动肿瘤发生(Glucose-induced CRL4COP1-p53 axis amplifies glycometabolism to drive tumorigenesis)”为题,于2023年6月29日在线发表于《分子细胞》(Molecular Cell)杂志
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时间:2023-08-04
PNAS:核受体Nur77抑制乳腺癌进程新机制
研究不仅揭示了Nur77通过调节脂质代谢途径抑制乳腺癌进展的作用机制,而且确定了Nur77特异性激动剂Csn-B是一种有效的治疗乳腺癌的小分子化合物。
邓兴旺/陈浩东团队发现植物光信号转导及泛素连接酶激活新机制
2017年7月20日,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邓兴旺/陈浩东团队及耶鲁大学的魏宁研究组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Current Biology》上以Article的形式在线发表论文,鉴定了调控植物光信号核心转录因子PIF3稳定性的E3泛素连接酶,并发现了SCF这一类泛素连接酶激活的新机制。
来源: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
时间:2017-07-25
Cell综述:三种泛素连接酶
Cell杂志以“Types of Ubiquitin Ligases”为题,介绍了E3泛素连接酶(ubiquitin-ligase enzymes)的主要类型,这种酶可以根据特征结构域,以及泛素传递到底物蛋白的作用机制,分为三个家族:RING E3s、HECT E3s和RBR E3s。
《Nature》4月最受关注的十篇论文
CRISPR–Cas9 基因编辑工具的发展使分子生物学发生了革命性变化。被用来改变病毒、细菌、动物和植物基因组的该工具,具有揭示基因组组织的秘密、对抗疾病、改良作物和培育定制宠物以及很多其他方面的潜力。
NIBS饶枫研究组《PNAS》解析泛素链接酶作用新机制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饶枫实验室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Snyder实验室合作在《PNAS》杂志上在线发表研究论文。该论文报道了体内小分子六磷酸肌醇衔接Cullin E3泛素链接酶及其抑制剂COP9信号复合体的功能。
NIBS饶枫博士PNAS揭示癌症治疗新靶点
来自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等处的研究人员证实,IP5K生成的肌醇六磷酸(IP6)介导了cullin-COP9信号小体(signalosome)互作及CRL的功能。这一研究发现发布在3月14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