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Alpha到Omicron:重症COVID-19患者气道与全身免疫应答的特征差异及变异株演化规律
本期推荐:为解析SARS-CoV-2变异株(VOC/VOI)引发的免疫特征差异,研究人员通过检测机械通气重症患者的血清与气管吸出物中趋化因子、促炎/调节性细胞因子及生长因子水平,发现不同变异株(Alpha、Gamma、Zeta、Delta、Omicron)感染后呈现显著差异的全身与局部免疫模式。Omicron等后期变异株导致血清网络连接性减弱,而Alpha株引发更强烈的气道炎症反应。该研究为变异株致病机制与精准治疗提供新见解。
来源:Inflammation Research 4.8
时间:2025-03-29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 COVID-19 负担评估:量化社区疾病、住院及死亡风险
在 COVID-19 的 Delta 和 Omicron BA.1-5 流行期间,传统监测系统难以准确量化 COVID-19 负担。研究人员利用参与式监测系统和医疗数据库,对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NSW)2021 年 5 月 - 2022 年 7 月的 COVID-19 负担进行评估,为建模和预测提供数据支持。
来源:BMC Public Health 3.5
时间:2025-03-29
COVID-19疫苗接种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一项关于灭活疫苗与母婴健康结局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编辑推荐:针对孕期COVID-19疫苗接种安全性争议,伊朗拉夫桑詹医科大学团队通过610例回顾性队列研究,发现接种灭活疫苗(Sinopharm)显著降低流产风险(OR=0.376,P<0.05),虽增加新生儿黄疸发生率(OR=1.680,P<0.05)但无需NICU干预,为发展中国家疫苗接种策略提供重要循证依据。
来源:BMC Pregnancy and Childbirth 2.8
时间:2025-03-29
正相与反相HPTLC法同步定量COVID-19三种抗病毒药物的比较研究:三色可持续性评估
本刊推荐:为解决抗COVID-19药物质量控制的可持续分析需求,埃及研究人员开发了正相(HPTLC-NP)与反相(HPTLC-RP)高效薄层色谱法,同步定量Remdesivir(RMD)、Favipiravir(FAV)和Molnupiravir(MOL)。该方法线性范围达30-800 ng/band(RMD)和50-2000 ng/band(FAV/MOL),通过Analytical Eco-Scale(92分)、MoGAPI(80分)和BAGI(85分)等多维评估证实其卓越的生态兼容性与实用性,为制药企业提供经济环保的质控方案。
来源:BMC Chemistry 4.3
时间:2025-03-29
揭秘新冠重症肺炎背后的遗传 “密码”:DOCK2 缺陷与 GATA2 单倍体不足的关键作用
在新冠重症肺炎病因不明的情况下,研究人员开展了针对已知单基因免疫缺陷病的研究。分析两个家庭发现,DOCK2 缺陷和 GATA2 单倍体不足分别导致家庭成员患重症 COVID-19 肺炎。这为揭示新冠重症肺炎病因及临床诊疗提供了新方向。
来源:Journal of Clinical Immunology 7.2
时间:2025-03-29
2024 年初血液和肿瘤疾病患者 SARS-CoV-2 抗体血清流行率研究:揭示免疫反应差异,助力精准抗疫
为探究血液和肿瘤疾病患者对 SARS-CoV-2 的免疫反应及疫苗加强针需求,研究人员开展了血清流行率研究。他们测量 46 例患者抗刺突蛋白 IgG 水平,发现不同疾病、性别、年龄患者抗体水平有差异,强调了加强针的重要性。
来源:Blood Research 2.5
时间:2025-03-29
PD-L1 阳性浆细胞:脓毒症免疫调节新靶点 —— 开启脓毒症治疗新视野
为解决脓毒症免疫抑制机制不明及治疗策略缺乏的问题,研究人员开展了脓毒症中调节性浆细胞(PCs)功能的研究。结果发现 PD-L1<sup>+</sup>CD44<sup>+</sup>B220<sup>Low</sup>CD138<sup>+</sup>IgM<sup>+</sup>调节性 PCs 可抑制 T 淋巴细胞反应,这为脓毒症治疗提供了潜在靶点<span><span tabindex="0" data-testid="ref_content_circle" aria-describedby="a2av0yl" data-popupid="a2av0yl">1</span><span tabindex="0" data-testid="ref_content_circle" aria-describedby="5euc7ce" data-popupid="5euc7ce">30</span></span>。
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时间:2025-03-29
羊水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对抗细胞因子风暴的研究:与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的对比及潜在临床应用
新冠疫情下,细胞因子风暴引发多器官衰竭。研究人员开展 “羊水来源间充质干细胞(AF-MSCs)与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UC-MSCs)治疗细胞因子风暴对比” 研究。结果显示 AF-MSCs 免疫调节功能更优,为治疗新冠及其他炎症性疾病带来希望。
来源:Stem Cell Research & Therapy 7.1
时间:2025-03-29
重庆地区HIV新发感染人群特征分析及差异化干预策略研究
编辑推荐:为优化HIV防控策略,重庆市疾控中心团队通过13年数据追踪,发现扩大检测对MSM和性病门诊就诊者、安全套分发对FSW、同伴教育对MSM分别具有显著干预效果,为针对性防控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发表于《Scientific Reports》。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3.8
时间:2025-03-29
新冠疫情后青年虚拟物质使用干预研究:探寻最佳实践与潜力之路
为解决新冠疫情导致的青年物质使用干预项目受阻问题,研究人员开展了青年虚拟物质成瘾预防和治疗的研究。共纳入 53 项研究,发现手机和网络短信是主要干预方式,针对酒精滥用研究最多。结果表明虚拟干预有潜力,为青年物质使用问题管理提供新途径。
来源: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and Addiction 3.2
时间:2025-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