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林 “潜伏者”Mambarilla (Contheyla) rotunda Hampson:形态、基因探秘与生态制衡研究
2022 年印度喀拉拉邦研究人员针对椰刺蛾再发开展研究,鉴定出害虫并发现其与近缘种的关系及天敌调控作用。
来源: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opical Insect Science 1.1
时间:2025-03-26
日本海域虾蛄幼体的分子系统发育与形态学研究揭示潜在新属
本研究通过DNA条形码技术揭示日本海域虾蛄幼体的系统发育关系,发现潜在新属,为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重要线索。
来源:Marine Biodiversity 1.5
时间:2025-03-21
利用单细胞转录组解析旋口虫属系统发育与物种界定,解锁微观生物进化密码
为解决旋口虫属物种难以鉴定及系统发育关系不明的问题,韩国蔚山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开展相关研究,揭示了该属物种的隐藏隐秘性,明确了进化关系,为研究提供新见解。
来源:BMC Ecology and Evolution 2.3
时间:2025-02-28
点亮黑夜新方式:屏蔽式 LED 路灯如何重塑寄生蜂命运与生态平衡?
为解决人造光(ALAN)对昆虫尤其是寄生蜂的影响及相关生态问题,德国研究人员开展关于屏蔽式 LED 路灯对寄生蜂吸引作用的研究。结果显示其能减少吸引,这对保护生态系统生物控制功能意义重大,值得科研读者一读。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3.8
时间:2025-02-21
警惕!猪场非吸血蝇竟成 “寄生虫搬运工”,威胁人畜健康
为明确非吸血蝇(NBFs)是否为猪场人畜共患原生动物寄生虫的潜在传播媒介,河南农业大学研究人员开展相关研究。结果发现 NBFs 可携带Cryptosporidium spp. 等寄生虫,这对防控猪场寄生虫传播、保障人畜健康意义重大,推荐一读!
来源:Parasites & Vectors 3.0
时间:2025-02-19
中国学者PNAS解析DNA条形码
来自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Comparative analysis of a large dataset indicates that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ITS) should be incorporated into the core barcode for seed plants”的文章,根据对主要来自中国的种子植物约6286个样本……
刊物亮点推荐文章:解决DNA条形码研究难题
来自中科院动物研究所,首都师范发现,悉尼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通用CO1基因片断开展动物DNA条形码研究,解决了DNA条形码研究中的难题。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BMC Genomics杂志上,并被作为杂志亮点论文之一进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