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通新闻搜索为您找到6篇有关 " CK1δ " 的文章 第1页
  • DNA 编码文库与机器学习模型联用助力药物靶点发现:开拓创新与关键突破

    在药物研发中,hit finding 过程昂贵且漫长。研究人员开展 “Evaluation of DNA encoded library and machine learning model combinations for hit discovery” 的研究,用三种 DEL 和五种 ML 模型筛选两个靶点,发现 HG1B DEL 训练的模型表现佳,为药物发现提供新思路。

    来源:npj Drug Discovery

    时间:2025-04-03

  • 综述:偏头痛遗传小鼠模型中皮质扩散抑制(CSD)起始的潜在机制

    本文是一篇关于偏头痛的综述,聚焦于偏头痛神经生物学中皮质扩散抑制(CSD)的启动机制。通过研究偏头痛遗传小鼠模型,发现其对 CSD 易感性增加。文章探讨了这些模型中大脑皮层的功能改变,以及 CSD 启动的潜在机制,为理解偏头痛发病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

    来源:The Journal of Headache and Pain 7.3

    时间:2025-02-10

  • PNAS发现了调节生物钟的秘密,提供了解决时差的新方法

    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和加州大学圣克鲁斯分校的科学家们发现了调节我们生物钟的秘密。他们发现,这种调节因子位于酪蛋白激酶1δ (CK1δ)的尾部,这种蛋白质是我们体内生物钟或控制睡眠-觉醒模式和其他日常功能的自然24小时周期的节奏设定者,被称为昼夜节律。

    来源:AAAS

    时间:2024-10-15

  • 美研究发现全新乳腺癌治疗靶点 可显著抑制肿瘤生长

    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TSRI)科学家的一项研究表明,一生长调节因子可作为乳腺癌的全新治疗靶点,使用SR-3029实验室化合物可显著抑制肿瘤生长。

    来源:中国科技网

    时间:2015-12-21

  • JCB发现抗癌药的新靶点

    三月十六日,在国际细胞生物学领域权威杂志《细胞生物学杂志》(The Journal of Cell Biology)发表的一项研究中,来自斯克里普斯研究所(TSRI)佛罗里达州校区的科学家证实,核糖体的装配过程可作为抗癌药物的一个潜在新靶标。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5-03-18

  • 苏州大学利用TALEN技术研究斑马鱼生物钟

    2014年12月28日,苏州大学基础医学与生物科学学院王晗课题组,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发表一项最新研究成果。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TALEN技术,成功制备了两种斑马鱼per2无效突变体,阐明了Per2在斑马鱼生物钟中的基本功能,并为PER2在脊椎动物昼夜节律系统中的积极作用,提供了关键的证据。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4-12-30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