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甲基化调控机器(DNMTs/TETs)在胶质瘤中的表达谱与预后价值:从分子机制到治疗靶点
胶质瘤中DNA甲基化调控异常与恶性进展密切相关。研究人员通过qPCR检测75例胶质瘤样本中DNMTs(DNMT1/3A/3B/3L)和TETs(TET1/2/3)的表达,结合TCGA/CGGA数据库验证,发现其表达与肿瘤分级负相关且影响生存,但受IDH突变背景调控(2-HG致G-CIMP或野生型全局低甲基化)。该研究为表观遗传靶向治疗提供新思路。
来源:Journal of Neuro-Oncology
时间:2025-04-11
TRAF7:胶质瘤治疗新靶点 —— 调控衰老与细胞周期,联合洛莫司汀抑制肿瘤进展
为解决胶质瘤患者疾病进展和复发的问题,研究人员开展了关于 TRAF7 在胶质瘤中作用及机制的研究。结果发现高 TRAF7 表达与不良预后相关,敲低 TRAF7 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等,联合洛莫司汀(CCNU)能增强疗效。这为胶质瘤治疗提供新方向。
来源:Journal of Experimental &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11.4
时间:2025-04-05
非免疫靶向CXCR3通过破坏线粒体功能抑制胶质母细胞瘤生长的机制研究
本期推荐:香港大学研究团队针对胶质母细胞瘤(GBM)中CXCR3的非免疫功能展开研究,发现CXCR3-A亚型通过STAT3依赖途径调控线粒体功能促进肿瘤生长,使用选择性拮抗剂AMG487可显著抑制肿瘤进展。该研究首次揭示CXCR3在线粒体膜定位的新机制,为GBM治疗提供全新靶点。
来源:Cell Death Discovery 6.1
时间:2025-04-05
联合抗 PD-L1 和抗 VEGFR2 疗法:重编肿瘤微环境,为胶质母细胞瘤治疗带来新曙光
胶质母细胞瘤(GBM)临床治疗效果差,免疫治疗对多数患者疗效不佳。研究人员开展联合抗 PD-L1 和抗 VEGFR2 疗法治疗 GBM 的研究。结果显示该联合疗法可调节肿瘤微环境(TME),抑制 GBM 细胞免疫逃逸,延长小鼠生存期,为 GBM 治疗提供新思路。
来源:Cell Death Discovery 6.1
时间:2025-04-04
转录因子NFKB1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控TUBB6促进胶质瘤增殖并抑制凋亡的机制研究
编辑推荐:胶质瘤预后差且缺乏有效生物标志物。本研究通过TCGA/CGGA数据集分析发现TUBB6在胶质瘤中显著高表达,证实其诊断价值(AUC=0.702)及与WHO分级、IDH突变状态的关联。首次揭示NFKB1通过结合TUBB6启动子区上调其表达,体内外实验证实TUBB6通过Wnt/β-catenin通路促进肿瘤恶性进展,为胶质瘤诊疗提供新靶点。
来源:Discover Oncology 2.8
时间:2025-04-03
多组学解析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关键机制、预后模型与潜在靶向治疗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是致死率极高的脑肿瘤,传统治疗效果不佳。为探究肿瘤微环境(TME)作用,重庆医科大学等研究人员整合分析微阵列和单细胞 RNA 测序数据。构建预后模型,识别关键基因和潜在疗法。为 GBM 治疗策略提供新方向。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3.8
时间:2025-03-28
TMEM71:低级别胶质瘤预后新指标与潜在治疗靶点
研究人员针对低级别胶质瘤(LGG),探究 TMEM71 作用,发现其为独立预后指标及潜在治疗靶点。
来源:Cancer Cell International 5.3
时间:2025-03-23
Mapping 胶质瘤进展:单细胞 RNA 测序揭示细胞间互作与免疫反应差异
为探究胶质瘤细胞与巨噬细胞 / 单核细胞互作,研究人员用单细胞 RNA 测序分析,揭示微环境异质性并构建预后模型。
来源:Discover Oncology 2.8
时间:2025-03-15
靶向 GCN5 的双模态探针:精准攻克胶质母细胞瘤的新利器
研究人员针对胶质母细胞瘤(GBM)边界难辨问题,开发靶向 GCN5 的双模态探针,助力精准切除肿瘤。
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14.7
时间:2025-03-09
IL-19:胶质母细胞瘤治疗的新兴有前景靶点
为改善胶质母细胞瘤(GBM)治疗效果,研究人员研究 IL-19,发现其可作为治疗靶点,意义重大。
来源:Journal of Biomedical Science 9.0
时间:2025-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