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治疗后肠道微生物组的变化:来自中国东部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 肠道微生态与结核病治疗的深度探索
为探究肺结核(TB)治疗过程中肠道微生物群变化特征及与治疗阶段的关系,研究人员开展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显示,TB 治疗显著降低肠道微生物群多样性,治疗后有恢复但缓慢。该研究为 TB 辅助治疗提供新视角<span><span tabindex="0" data-testid="ref_content_circle" aria-describedby="bl1d5wa" data-popupid="bl1d5wa">1</span><span tabindex="0" data-testid="ref_content_circle" aria-describedby="3mgqkpm" data-popupid="3mgqkpm">8</span><span tabindex="0" data-testid="ref_content_circle" aria-describedby="ass3nb9" data-popupid="ass3nb9">9</span></span>。
来源:BMC Infectious Diseases 3.4
时间:2025-04-02
Aurodox:抵御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的新希望 —— 来自小鼠模型的关键证据
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STEC)感染威胁公众健康,传统抗生素治疗存在风险。研究人员开展 Aurodox 对 STEC 感染保护作用的研究。结果显示,Aurodox 可保护小鼠免受相关病理影响,还能调节肠道微生物群。这为 STEC 感染治疗提供了新方向。
来源:npj Antimicrobials and Resistance
时间:2025-04-02
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模型中肠道微生物组、微小 RNA 与干细胞特性的关联研究:新视角与潜在治疗靶点
为探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对卵巢干细胞特性、肠道微生物组及血浆和卵巢颗粒细胞中微小 RNA(miRNA)表达的影响,研究人员以双氢睾酮(DHT)诱导的 PCOS 大鼠为模型开展研究。结果发现相关指标存在改变,暗示肠道微生物组失衡与卵巢干细胞特性增强有关,为 PCOS 治疗提供新靶点。
来源:Journal of Ovarian Research 3.8
时间:2025-04-02
传统中药配方 CCM 在 2 型糖尿病治疗中,于调节肠道菌群方面较二甲双胍更具优势的研究及意义
本文聚焦 2 型糖尿病(T2DM),对比传统中药配方 CCM 与二甲双胍的疗效。研究发现,CCM 在改善 T2DM 小鼠血糖、血脂、体重等指标上优于二甲双胍,且能显著改变肠道菌群结构和功能,为 T2DM 治疗提供新策略。
来源:Microbiology Spectrum 3.7
时间:2025-04-01
肠道阿克曼菌助力肝保护与铜排出:威尔逊病治疗新突破
《Gut Akkermansia enhances liver protection and facilitates copper removal during D-penicillamine treatment in a Wilson’s disease model》一文发现,在威尔逊病(WD)小鼠模型中,补充阿克曼菌(Akk)能增强 D - 青霉胺(DPA)治疗效果,促进铜排出、改善肝损伤和肠道菌群失调,为 WD 治疗提供新思路。
来源:Microbiology Spectrum 3.7
时间:2025-04-01
基于血清细胞外囊泡微生物组标记物的胰腺癌诊断机器学习模型:开启早期诊断新征程
胰腺癌(PC)早期检测困难,5 年生存率低。研究人员分析血清细胞外囊泡(EVs)微生物组标记物,运用 LASSO、逐步法及多种机器学习模型,在门和属水平筛选标记物构建模型。结果显示部分模型预测 AUC 超 0.95,为 PC 诊断提供新方向。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3.8
时间:2025-04-01
综述:减肥后体重反弹的生理学:最新见解
这篇综述聚焦减肥后体重反弹的生理学机制。文中指出体重反弹与减肥方式无关,涉及免疫肥胖记忆、肠道微生物群(gut microbiome)、无脂肪质量损失、食欲控制等方面。但目前多数研究为相关性研究,未来需精心设计干预研究。
来源:Current Obesity Reports 9.5
时间:2025-04-01
志贺氏菌感染与肠道微生物组:揭开腹泻奥秘与健康新解
本文聚焦志贺氏菌(<em>Shigella</em>)感染,通过对照人体感染模型(CHIM)研究其对肠道微生物组的影响。发现感染后微生物组变化与症状相关,症状性感染患者微生物组改变更大且恢复不完全。这些结果有助于理解感染机制,为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
来源:mSphere 3.7
时间:2025-03-29
Akkermansia 单菌定植以菌株特异性方式调节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肠道菌群与中枢神经系统的新关联
为探究肠道菌群对中枢神经系统(CNS)中胶质细胞的影响,哈佛医学院研究人员以无菌小鼠为对象,开展 Akkermansia 单菌定植研究。结果发现,该菌可调节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基因表达,且存在菌株特异性,这为神经疾病治疗提供了新方向。
来源:Journal of Neuroinflammation 9.3
时间:2025-03-28
饮食乳化剂羧甲基纤维素加重急性胰腺炎的机制及干预策略研究
为探究羧甲基纤维素(CMC)对急性胰腺炎(AP)的影响,海军军医大学等研究人员开展相关研究,发现 CMC 通过肠道菌群失调加重 AP,补充 Akkermansia muciniphila 或丁酸可缓解,为 AP 防治提供新思路。
来源:Microbiome 13.8
时间:2025-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