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通新闻搜索为您找到28篇有关 " APH-1 " 的文章 第1页
  • 综述:PKM2介导的小胶质细胞代谢重编程在神经炎症中的作用

    这篇综述系统阐述了丙酮酸激酶M2(PKM2)通过调控小胶质细胞(microglia)代谢重编程影响神经炎症的分子机制。文章揭示了PKM2在缺血性卒中(IS)、阿尔茨海默病(AD)、帕金森病(PD)等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双重作用:既通过HIF-1α/STAT3/NLRP3等通路促进促炎性M1极化,又能通过VEGF/ERK途径参与神经保护。作者特别强调了靶向PKM2构象转换(四聚体/二聚体平衡)和核转位的治疗策略,为开发新型抗神经炎症药物提供了理论依据。

    来源:Cell Death Discovery 6.1

    时间:2025-04-07

  • 施一公/周瑞团队揭示γ-分泌酶识...

      2024年6月7日,生命科学联合中心/清华大学生命学院/西湖大学/北京生物结构前沿研究中心施一公教授团队在《科学》(Science)发表最新研究成果:《人源γ-分泌酶识别和剪切底物的分子机制》(Molecular Mechanism of Substrate Recognition and Cleavage by Human γ-Secretase)

    来源:生命科学联合中心

    时间:2024-06-21

  • Science:施一公/周瑞团队揭示γ-分泌酶识别并切割底物的分子机制

    阿尔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 AD)是目前世界上患病最广泛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病理特征之一是病人脑组织中出现的淀粉样斑块沉积。这些斑块被认为是由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 peptides,Aβ)逐渐聚集形成的,而Aβ则来...

    来源:生命科学联合中心

    时间:2024-06-12

  • 施一公研究组Cell发文:首次报道γ-分泌酶抑制剂和调节剂的分子机制

    科研人员通过与2015年解析的γ-分泌酶的结构,以及2019年γ-分泌酶分别结合底物Notch与APP两种状态进行比较分析,首次完整展现了γ-分泌酶结合底物与药物的全过程,为了解γ-分泌酶活性调节机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精准蓝图,也将极大地推进下一代γ-分泌酶抑制剂及调节剂的设计与优化。

    来源:清华大学

    时间:2020-12-30

  • 施一公研究组Nature,Science分别报道人体γ-分泌酶<BR>与重要底物Notch和APP复合物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

    研究团队分别报道了分辨率为2.7埃的人体γ-分泌酶结合底物Notch以及分辨率为2.6埃的γ-分泌酶结合淀粉样前体蛋白(APP)的冷冻电镜结构。

    来源:清华大学

    时间:2019-01-18

  • 阿尔茨海默症β-淀粉样蛋白(Wako日本和光)

    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 disease;AD)患者的大脑中,老人斑是最显著的病理特征之一,是不溶性蛋白质异常聚集形成丰富的β片层结构的淀粉样纤维,并积累于脑实质细胞间隙的构成物。早期的研究证实老人斑的主要构成成分为β-淀粉样蛋白多肽(Aβ)。

    来源:宝柏

    时间:2018-01-04

  • 清华施一公院士PNAS解析与老年痴呆症相关的早老素蛋白

    阿尔茨海默氏病(AD)是最常见的痴呆症形式,但是我们对AD的病因仍然知之甚少。最近,来自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采用高度纯化的重组γ-分泌酶,检测了128个AD来源的早老素蛋白-1(PS1)突变对β淀粉样蛋白(Aβ42和Aβ40)产量的影响,相关研究结果发布在12月5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12-07

  • 清华施一公院士最新综述文章:聚焦膜内蛋白酶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施一公教授及博士生孙林峰发表了一篇题为“Structural biology of intramembrane proteases: mechanistic insights from rhomboid and S2P to γ-secretase”的综述文章,文章概述了这些膜内蛋白酶一些共有及独特的特征,并将焦点放在了γ-分泌酶催化元件presenilin上。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6-02-25

  • 裴钢院士国际期刊发表老年痴呆研究新成果

    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的研究人员,采用荧光寿命成像显微镜(FLIM)和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技术,揭示出γ-分泌酶(γ-Secretase)调节剂和抑制剂可诱导Presenilin 1 (PS1)不同的构象改变。这项研究发表在近期的《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杂志上。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5-11-19

  • 裴钢院士权威期刊发布阿尔茨海默氏症新成果

    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同济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证实,靶向γ-/β分泌酶互作可减少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生成,减轻阿尔茨海默氏症相关病状。这一研究发布在8月18日的《细胞发现》(Cell Discovery)杂志上。

    来源:生物通

    时间:2015-08-20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