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通新闻搜索为您找到67篇有关 " 2i " 的文章 第1页
  • 揭秘 PRAC:抗糖尿病药物上市后安全评估的关键洞察

    为探究 PRAC 评估安全信号的机制,研究人员分析其 10.5 年会议记录,发现 PSUR 作用关键,研究意义重大。

    来源:Drug Safety 4

    时间:2025-03-17

  • 突破物种限制,MERFISH率先用于细菌单细胞原位空间转录组学研究

    Vizgen联合创始人Moffitt及其研究团队开发了细菌-MERFISH方法,借鉴膨胀显微技术将细胞膨胀至50倍或1000倍,在一系列环境中对单个细胞中的数千个操纵子进行分析,绘制了数十万个细胞中大部分转录组的表达图。

    来源:基因有限公司

    时间:2025-03-12

  • 综述:原肠胚形成相关基因 Vent 揭示 Nanog 多能性编程的进化起源

    本文发现文昌鱼的 Vent 基因具有 Nanog 样编程活性,为多能性的进化起源提供新见解。

    来源:Cell Reports 7.5

    时间:2025-03-10

  • 综述:Polycomb 抑制复合物 1 和 2 近端相互作用组的综合分析揭示其在早期胚胎发育中的动态功能

    本文通过研究 PRC1 和 PRC2 近端相互作用组,揭示其在胚胎发育中的作用及动态变化。

    来源:Cell Reports 7.5

    时间:2025-03-06

  • 突破 2 型糖尿病治疗瓶颈:SGLT-2i 与 GLP-1RA 联合治疗,心血管与代谢双赢?

    为解决 SGLT-2i 和 GLP-1RA 联合治疗 2 型糖尿病的潜在益处与风险存争议的问题,研究人员开展联合疗法对比单药疗法的系统回顾与荟萃分析。结果显示联合疗法有优势但胃肠道不良反应增多。推荐阅读以了解更多糖尿病治疗新进展。

    来源:Diabetology & Metabolic Syndrome 3.4

    时间:2025-02-25

  • 突破性研究:重新定义遗传相互作用图谱绘制 —— 评估 Cas13d 作为前沿工具的卓越效能

    为解决精准绘制遗传相互作用(GIs)图谱的难题,马丁路德大学哈勒 - 维滕贝格分校的研究人员评估 Cas13d 用于 GI 图谱绘制的效用。结果显示其优势明显,还克服了应用障碍。该研究对理解药物反应通路意义重大,强烈推荐科研人员阅读。

    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时间:2025-02-15

  • 人类和小鼠蛋白质组学揭示了阿尔茨海默病和淀粉样体延迟蛋白周转的共同途径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是痴呆最常见的病因,影响着超过 600 万美国人。AD 病理在明显的行为症状出现前几十年就已开始,其主要特征是细胞外斑块中 β - 淀粉样肽(Aβ)的聚集以及细胞内神经原纤维缠结中过度磷酸化 tau 蛋白的积累。除了 Aβ 和 tau,其他共存的分子变化,如 α - 突触核蛋白、TDP - 43 和 U1 snRNP,可能在疾病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对 AD 患者和对照病例的基因分析已经阐明了三个致病基因(APP、PSEN1 和 PSEN2)、高风险基因(APOE4 和 TREM2)以及约 100 个低风险基因和位点。然而,这些蛋白质 / 基因在 AD 发展中的分子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这通常是由于缺乏合适的细胞或动物模型。

    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时间:2025-02-12

  • fto相关破骨细胞生成通过HK1/USP14/RANK通路促进根尖牙周炎雄性大鼠牙槽骨吸收

    在根尖周炎(AP)的发展过程中,牙槽骨吸收(ABR)是一个关键的病理表现,且在临床上会导致 AP 患者出现与 AP 相关的牙齿脱落情况。然而,ABR 发展的潜在机制在很大程度上仍是未知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南京大学口腔医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在 AP 雄性大鼠的牙槽骨组织以及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BMDM)分化形成的破骨细胞(OC)中,N6 - 甲基腺苷()的总水平有所降低,这一现象与肥胖相关蛋白(FTO)的上调有关。随后,FTO 介导的己糖激酶(HK1)去甲

    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时间:2025-02-12

  • 人类杏仁核和海马体中物体表征和记忆的神经元代码

    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员旨在了解视觉信息处理与物体类别表征和识别记忆之间的联系。研究人员利用了涉及多种自然物体刺激的被动观看视觉工作记忆任务和识别记忆任务,并采用了物体空间方法,即使用深度神经网络(DNN)从单个图像中提取高级视觉特征,而不预先假设每个图像的类别成员身份。研究人员首先通过四项实验(两项被动观看、一项分阶段识别记忆和一项连续识别记忆)对基于区域的特征编码进行了推广和交叉验证,包括对大型自然场景图像中的视觉物体进行基于注视点的分析。基于这种通用的基于区域的特征编码,研究人员测试了两个主要假设:(1)基于区域的特征编码可以解释视觉类别选择性;(2)它可以预测记忆表现(即编码区域中的刺激优先被编码到记忆中)和图像可记忆性。最后,研究人员探索了这种编码在不同记忆情境中的灵活性。通过研究这些问题,研究结果在人类单神经元水平上为视觉信息处理和记忆之间提供了关键联系。

    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时间:2025-02-11

  • mir397a调控漆酶催化丹参和白杨中原花青素的聚合

    原论文围绕丹参和毛果杨中原花青素(PAs)聚合机制展开研究,发现漆酶(LACs)参与 PA 聚合且 miR397a 是 PA 生物合成的负调控因子。丹参和毛果杨中 miR397a 调控的漆酶催化原花青素聚合反应原花青素(Proanthocyanidins,PAs)在植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生物活性化合物。其聚合机制数十年来一直存在争议。第一作者单位的研究人员在此研究中表明,漆酶(Laccases,LACs)参与了 PA 的聚合过程,并且 miR397a 是丹参(Salvia

    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时间:2025-02-11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