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Src激酶可削弱非小细胞肺癌干细胞特性并逆转顺铂耐药性
针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顺铂耐药难题,研究人员通过Western blotting、免疫荧光及功能实验发现,耐药细胞系H358R/A549R中磷酸化Src(pSrc)和干细胞标志物CD133表达升高,Src抑制剂CGP77675能显著降低肿瘤干细胞特性,协同增强顺铂对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抑制作用,为克服临床耐药提供新策略。
来源:Bulletin of Experimental Biology and Medicine 0.9
时间:2025-03-30
自组装纳米颗粒搭载自体血小板递送siRNA治疗急性肾损伤的创新策略
编辑推荐:急性肾损伤(AKI)缺乏靶向治疗手段,南京医科大学等团队开发了基于自体血浆蛋白自组装纳米颗粒和血小板递送的p53 siRNA疗法。该研究通过血浆阳离子蛋白介导siRNA纳米颗粒形成,利用血小板天然归巢特性将siRNA精准递送至损伤肾脏,通过细胞外囊泡(EVs)释放实现p53基因沉默,显著改善小鼠AKI模型肾功能指标(BUN/sCr降低50%以上),为临床转化提供新型核酸药物递送平台。
来源:Journal of Nanobiotechnology 10.6
时间:2025-03-30
综述:基于纳米技术的卵巢癌诊断和治疗药物递送系统
本文聚焦卵巢癌(OC),详细阐述纳米技术在其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探讨纳米技术如何克服传统诊疗局限,介绍多种纳米载体药物递送系统,分析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为卵巢癌诊疗研究提供全面参考,极具学术价值。
来源:Discover Oncology 2.8
时间:2025-03-30
FOXA1 调控 MFAP2 转录:子宫内膜癌生长、转移及顺铂耐药新机制与治疗靶点
为探究微原纤维相关蛋白 2(MFAP2)在子宫体子宫内膜癌(UCEC)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人员开展相关研究。结果发现 MFAP2 在 UCEC 组织和细胞中上调,FOXA1 可结合其启动子促进表达,二者影响 UCEC 细胞生长、转移和耐药,为 UCEC 治疗提供新靶点。
来源:Naunyn-Schmiedeberg's Archives of Pharmacology 3.1
时间:2025-03-29
综述:环状 RNA(circRNA)在肿瘤顺铂耐药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这篇综述聚焦肿瘤顺铂(cisplatin)耐药问题。近年来,非编码 RNA 尤其是 circRNA 备受关注。文章总结了近 3 年 circRNA 介导肿瘤顺铂耐药的机制与作用,为克服肿瘤耐药提供了新的治疗靶点,值得肿瘤研究领域的科研人员一读。
来源:Cancer Gene Therapy 4.8
时间:2025-03-29
增加顺铂暴露促进非小细胞肺癌向小细胞肺癌转化:代谢重编程机制与潜在治疗靶点
肺癌是全球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向小细胞肺癌(SCLC)的组织学转化机制不明。研究人员构建顺铂耐药的 NSCLC 细胞系,发现增加顺铂暴露会促进 NSCLC 向 SCLC 转化,伴随代谢从葡萄糖向脂肪酸代谢转变,为耐药肺癌治疗提供新方向。
来源: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and Clinical Oncology 2.7
时间:2025-03-29
综述:通过调节 PI3K/AKT 和 Hippo 通路预防化疗诱导的卵巢损伤
这篇综述聚焦癌症治疗中的难题。化疗虽提高了癌症患者生存率,但化疗药物(如环磷酰胺、顺铂)可经 PI3K/AKT 和 Hippo 通路损害卵巢储备,导致不孕。传统生育力保存方法有局限,该综述探究调节这两条通路的治疗手段,为改善化疗患者生育力带来希望。
来源:Supportive Care in Cancer 2.8
时间:2025-03-29
靶向CD44的透明质酸纳米凝胶通过破坏溶酶体稳态实现难治性AML分化诱导治疗
编辑推荐:针对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rrAML)化疗耐药和毒性问题,研究人员开发了负载顺铂(Cis)和柔红霉素(Dau)的透明质酸(HA)自组装纳米凝胶(HA/Cis/Dau)。该纳米凝胶通过CD44靶向递送药物至溶酶体,引发溶酶体膜透化(LMP)和ROS积累,诱导AML细胞分化为粒细胞-单核细胞,同时降低系统毒性,为rrAML提供了化疗-分化联合治疗新策略。
来源:SCIENCE ADVANCES 11.7
时间:2025-03-29
尿生物标志物预测儿童肿瘤患者亚临床急性肾损伤的研究:开启精准诊疗新篇
为解决儿童肿瘤患者使用肾毒性药物治疗时急性肾损伤(AKI)难以早期诊断的问题,研究人员开展了以尿肾损伤分子 - 1(uKIM-1)、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uNGAL)等为标志物的研究。结果表明联合这些标志物可早期预测 AKI,对临床诊疗意义重大。
来源:BMC Nephrology 2.2
时间:2025-03-29
联合免疫治疗成功治疗晚期肝内胆管癌:聚焦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关键作用
本期推荐:针对晚期肝内胆管癌(ICC)治疗响应率低的临床难题,日本研究团队通过Gemcitabine+Cisplatin+Durvalumab(GCD)联合疗法实现显著肿瘤退缩,并成功实施转化手术。研究首次揭示CD8<sup>+</sup> T细胞浸润增加、Treg/CD8比值下降及三级淋巴结构(TLS)形成等肿瘤免疫微环境(TIME)特征与疗效的相关性,为ICC免疫治疗策略优化提供新依据。
来源:Clinical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0.8
时间:2025-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