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通新闻搜索为您找到246篇有关 " 降糖药 " 的文章 第1页
  • 2型糖尿病通过单核细胞CCL2信号轴增加哮喘易感性的机制研究

    本刊推荐:针对2型糖尿病(T2D)与哮喘的因果关系不明问题,济宁市泗水县人民医院等机构研究人员采用双向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R)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T2D(尤其是严重自身免疫亚型SAID)通过单核细胞-CCL2信号轴显著增加哮喘风险,为两种慢性病的共病机制提供新见解,成果发表于《Scientific Reports》。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3.8

    时间:2025-03-29

  • 综述: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和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治疗潜力

    这篇综述系统探讨了DPP-4is(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和GLP-1RAs(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潜在治疗作用。作者通过分析实验研究和临床数据,揭示这两类药物通过促进神经突生长(neurite outgrowth)、改善神经传导速度(NCV)和增加表皮内神经纤维密度(IENFD)等机制发挥神经保护作用,为DPN治疗提供了新思路,但强调仍需大规模临床研究验证其疗效。

    来源:Diabetes Therapy 2.8

    时间:2025-03-29

  • 综述:深度镇静或全身麻醉前胰高血糖素样肽 - 1 受体激动剂(GLP-1 RAs)的叙述性综述

    这篇综述聚焦于胰高血糖素样肽 - 1 受体激动剂(GLP-1 RAs)在麻醉前的应用。探讨了其导致胃内容物反流风险、评估胃内液体和食物的方法,分析了不同指南差异,旨在权衡 GLP-1 RAs 的风险与益处,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来源:Journal of Anesthesia, Analgesia and Critical Care

    时间:2025-03-29

  • 氢键与溶剂效应协同驱动的黄酮类异质体区域和化学选择性合成新策略

    来自国内的研究人员针对黄酮类化合物(flavanones)合成中区域和化学选择性控制的难题,开发了一种无催化剂参与的多组分反应体系。该研究通过氢键(hydrogen bonding)与溶剂效应的协同作用,实现了复杂底物(如Linagliptin和Cholesterol衍生物)的高效转化,为药物先导化合物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来源:Molecular Diversity 3.9

    时间:2025-03-28

  • 综述: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s)与癌症风险:通过机制理解和临床证据推进精准医学

    这篇综述系统梳理了GLP-1受体激动剂(GLP-1RAs)与各类癌症风险的复杂关联,揭示了其通过代谢调控(如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直接抗肿瘤作用(抑制PI3K/Akt/mTOR通路)、免疫调节(增强NK细胞活性)等多重机制影响肿瘤发生发展的科学依据。文章对比了不同降糖药物的致癌风险差异,强调GLP-1RAs在肝癌、前列腺癌中的保护潜力,同时警示甲状腺癌风险需个体化评估。作者团队提出建立精准医疗决策平台的未来方向,为糖尿病合并肿瘤患者的临床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来源:Biomarker Research 9.5

    时间:2025-03-28

  • HbA1c 水平与 2 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西班牙队列研究新发现

    2 型糖尿病(T2D)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高,为探究基线糖化血红蛋白(HbA<sub>1</sub>c)水平及其他因素对其心肌梗死(MI)和中风风险的影响,研究人员分析 REPRESENT 研究数据。结果显示,基线 HbA<sub>1</sub>c<6.5% 与风险降低有关,为 T2D 治疗提供参考。

    来源:Diabetes Therapy 2.8

    时间:2025-03-28

  •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诱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分子机制与治疗靶点研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AECOPD)伴随铜绿假单胞菌(P.aeruginosa)感染是临床治疗难点。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团队通过多组学整合分析,发现氧化应激和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形成是核心病理机制,鉴定出AZU1、MPO和RETN等关键生物标志物,并证实降糖药物吡格列酮和罗格列酮具有潜在治疗价值。该研究为AECOPD合并P.aeruginosa感染提供了新的诊断标志物和治疗策略,发表于《Respiratory Research》。

    来源:Respiratory Research 4.7

    时间:2025-03-27

  • Cushing’s disease 缓解后,心血管代谢并发症何去何从?—— 长期随访研究揭示手术与药物治疗差异

    Cushing’s disease(CD)患者皮质醇水平正常化后,部分表型特征和合并症仍可能持续。为探究手术与药物治疗实现每日皮质醇分泌长期正常化对临床症状和心血管代谢合并症的影响,研究人员开展相关研究。结果显示手术缓解能更快改善临床表型,但肥胖等问题 5 年内难以完全恢复。该研究为 CD 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来源:Journal of Endocrinological Investigation 3.9

    时间:2025-03-27

  • PIONEER REAL Italy 研究:每日一次口服司美格鲁肽治疗成人 2 型糖尿病的真实世界疗效与安全性评估

    为探究口服司美格鲁肽(semaglutide)在真实世界中的临床效果,研究人员开展了 PIONEER REAL Italy 研究。该研究发现,口服司美格鲁肽能显著降低 2 型糖尿病(T2D)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sub>1c</sub>)和体重,提高治疗满意度,为临床用药提供了重要参考。

    来源:Diabetes Therapy 2.8

    时间:2025-03-26

  • 印度 2 型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管理项目的基线剖析:改善诊疗的关键一步

    为探究印度 2 型糖尿病(T2D)患者特征及管理问题,研究人员分析 18950 例患者数据,发现诸多问题,强调干预重要性。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3.8

    时间:2025-03-26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