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联合南科大发布迄今最完整植物单细胞图谱,揭秘叶片衰老的“资源转移战”
4月11日,武汉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基因组多维解析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南方科技大学等单位,利用华大自主研发的单细胞组学技术DNBelab C4和时空组学技术Stereo-seq,在单细胞水平上成功解密了拟南芥叶片衰老的过程。
1064nm 长脉冲 Nd:YAG 激光与皮损内氨甲环酸(TXA)治疗寻常痤疮的对比研究:为痤疮治疗开辟新路径
为解决传统痤疮治疗高复发率和副作用问题,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对比皮损内氨甲环酸(TXA)与 1064nm 长脉冲 Nd:YAG 激光治疗面部炎症性寻常痤疮安全性和临床疗效的研究。结果显示二者均有效且安全,但激光疗效更持久,TXA 可辅助提升治疗效果。
来源:Archives of Dermatological Research
时间:2025-04-13
综述:化脓性汗腺炎(HS)治疗中基于能量的设备创新,包括激光和非激光疗法
这篇综述聚焦自 2019 年 3 月以来的研究,探讨了激光和非激光手术治疗化脓性汗腺炎(HS)的有效性。Nd:YAG、CO<sub>2</sub>等激光在减少炎症病变和切除窦道方面效果显著,多种治疗方式也各有成效,为 HS 治疗带来新希望,但仍需深入研究优化方案。
来源:Archives of Dermatological Research
时间:2025-04-12
拟南芥单细胞衰老图谱揭示叶片衰老与营养分配的分子调控网络
本研究通过构建覆盖20个组织、超百万细胞核的拟南芥单核转录组图谱,首次实现跨器官细胞类型比较。研究者创新性提出SAG-index和YAG-index量化叶片衰老程度,利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WGCNA)预测关键调控因子,并绘制碳氮转运蛋白图谱揭示源-库器官营养分配机制,为作物抗衰老育种提供新思路。
Nd:YAG 激光后囊切开术治疗后发性白内障的 36 个月回顾性分析:探究影响手术间隔时间的关键因素
为解决后发性白内障(PCO)相关问题,研究人员开展了关于影响白内障手术到 Nd:YAG 激光治疗 PCO 时间因素的研究。结果发现 7 个影响因素,其中 IOL 模型影响最大。该研究为预防 PCO 提供了重要依据,对眼科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
来源:BMC Ophthalmology
时间:2025-04-11
1999-2023年玻璃体混浊全球研究趋势:文献计量学分析与治疗前沿
本期推荐:来自美国的研究团队通过文献计量学分析,系统梳理了1999-2023年全球547篇玻璃体混浊研究文献(累计8940次引用),揭示美国以26.33%发文量领跑,Nd:YAG激光玻璃体消融术(YAG vitreolysis)和药物性玻璃体溶解剂成为治疗研究热点,为优化视觉干扰治疗方案提供重要循证依据。
来源:International Ophthalmology
时间:2025-04-11
增强聚醚醚酮(PEEK)粘结强度:化学与机械表面改性对其表面特性及相变的影响 —— 口腔修复材料领域的关键突破
为解决聚醚醚酮(PEEK)与复合树脂粘结困难的问题,研究人员开展了不同表面改性对 PEEK 表面粗糙度、相变及粘结强度影响的研究。结果显示所有表面改性方法均增强了粘结强度,但部分处理影响了 PEEK 结构。这为优化口腔修复材料粘结提供了依据。
来源:BMC Oral Health
时间:2025-04-11
Nd:YAG 激光治疗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后发性白内障(PCO)的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构建:精准防控的新探索
为解决后发性白内障(PCO)影响因素不明确、缺乏综合预测模型的问题,研究人员对 312 例接受 Nd:YAG 激光治疗 PCO 的患者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多个因素与 PCO 发生相关,并构建出预测模型。该研究为临床防控 PCO 提供参考,意义重大。
来源:BMC Ophthalmology 1.7
时间:2025-04-10
强耦合实现手性激光发射:突破传统限制,开拓新型光场调控
在纳米光子学领域,为解决传统手性准束缚态在连续体(quasi - BIC)激光受限于动量空间特定位置的问题,研究人员开展手性超表面中两个共振耦合的研究。结果发现特定条件下可构建高 Q 值手性准 BIC,实现高纯度手性发射。该成果为手性光源构建提供新途径。
来源:SCIENCE ADVANCES 11.7
时间:2025-04-10
脉冲Er:YAG激光与曲安奈德软膏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疗效与安全性比较
本研究针对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OLP)治疗难题,大连市口腔医院团队通过随机对照试验比较脉冲Er:YAG激光与曲安奈德(TA)软膏的疗效。结果显示激光组在疼痛缓解(1周VAS 1.50±0.946 vs 2.10±0.912)和功能改善方面显著优于TA组(P<0.05),而TA组在2周时促进糜烂愈合更优(0.07±0.223 vs 0.31±0.549)。两种疗法总体疗效无显著差异,为临床提供了非药物替代方案,发表于《Lasers in Medical Science》。
来源:Lasers in Medical Science 2.1
时间:2025-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