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纳米尺度重构羟基氧化镍活性相认知更新及其水氧化性能调控机制
编辑推荐:针对电催化析氧反应(OER)中活性相结构模糊的难题,北京科技大学团队通过原位表征与理论计算,揭示了Ni基预催化剂(Ni(OH)<sub>2</sub>/NiS<sub>2</sub>/NiSe<sub>2</sub>/NiTe)重构为NiOOH时亚纳米级NiO<sub>6</sub>单元几何-电子结构协同调控机制,发现对称性破缺可优化d-p轨道平衡,将反应路径从吸附演化机制(AEM)转向氧化物路径(OPM)或晶格氧参与机制(LOM),使NiS<sub>2</sub>-NiOOH过电位低至218 mV。该研究为通过活性单元对称性工程设计高效催化剂提供了新范式。
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时间:2025-03-31
心力衰竭患者中非奈利酮对房颤的疗效一致性分析:FINEARTS-HF试验二次研究
本研究通过FINEARTS-HF随机临床试验的预设分析,揭示非奈利酮(finerenone)在射血分数轻度降低或保留的心力衰竭(HFmrEF/HFpEF)患者中,无论基线房颤(AF)状态如何(包括阵发性或持续性/永久性AF),其降低心衰事件和心血管死亡的复合终点疗效均保持一致(RR 0.84,95%CI 0.74-0.95)。新发AF/AFL虽发生率仅6.5%,但显著增加后续不良结局风险(调整后RR 3.65),而finerenone组显示降低新发AF/AFL趋势(sHR 0.77,P=0.09)。该研究为MRAs在合并AF的复杂心衰人群中的个体化治疗提供高级别证据。
来源:JAMA Cardiology 14.7
时间:2025-03-31
SWI/SNF复合物介导的ZNF410协同结合维持染色质可及性与增强子活性的机制研究
本研究揭示了转录因子ZNF410通过SWI/SNF染色质重塑复合物实现同源簇结合位点(HCTs)协同结合的分子机制。作者发现ZNF410通过其N端结构域招募SWI/SNF复合物,以"开关基序"形式调控CHD4基因远端增强子的染色质可及性(ATAC-seq验证),这种独特的结合模式为理解转录因子在β-地中海贫血等血红蛋白病中的精准调控提供了新范式。
来源:Cell Reports 7.5
时间:2025-03-31
COVID-19后遗症患者脑代谢连接重组:一项基于18F-FDG PET的多中心研究
编辑推荐:为探究COVID-19后遗症(PCC)患者脑功能损伤机制,法国研究团队通过<sup>18</sup>F-FDG PET技术分析188例患者代谢连接模式,发现右额颞叶及小脑低代谢区域存在动态功能重组,且病程>9个月患者重组更显著。该研究首次揭示PCC脑代谢网络的适应性改变,为理解长期神经症状提供影像学依据。
来源:EJNMMI Research 3.1
时间:2025-03-31
纵向长COVID队列中静息态脑网络的分离与整合:揭示疲劳进展的多尺度神经机制
本期推荐: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团队通过嵌套谱分区(NSP)技术,对34例长COVID患者进行纵向研究,发现患者脑功能网络呈现高整合/低分离状态,且视觉系统(VN)与注意网络(DAN)的异常重组与疲劳症状显著相关。该研究首次揭示SARS-CoV-2感染后脑功能重构轨迹,为神经认知后遗症提供生物标志物,发表于《iScience》。
来源:iScience 4.6
时间:2025-03-31
综述:微生物组疗法的监管框架:欧洲监管进展的洞察
这篇综述系统梳理了微生物组疗法(MbT)在欧洲监管体系中的最新进展,涵盖从微生物群移植(MT)到活体生物治疗产品(LBP)的全谱系创新疗法。文章重点解析了《人体来源物质(SoHO)新规》(EU 2024/1938)对微生物组样本采集、加工和应用的革命性影响,揭示了监管科学在解决微生物组产品特性鉴定、批次一致性及风险效益评估等关键挑战中的核心作用。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作者详细对比了FDA与EMA对活体生物制剂的不同监管路径,并前瞻性探讨了噬菌体治疗产品(PTMP)的个性化治疗监管困境。
来源:npj Biofilms and Microbiomes 7.8
时间:2025-03-31
去泛素化酶OTUD7B通过稳定HNF4α调控脂肪酸氧化抑制铁死亡缓解压力超负荷诱导的心肌肥厚
本研究针对心肌肥厚这一导致心力衰竭的关键病理过程,探索了去泛素化酶OTUD7B通过调控脂肪酸代谢缓解疾病进展的分子机制。研究人员发现OTUD7B通过去泛素化稳定转录因子HNF4α,上调脂肪酸氧化相关基因表达,抑制铁死亡,从而改善压力超负荷诱导的心肌肥厚和心功能障碍。该研究揭示了OTUD7B-HNF4α轴在心肌代谢重构中的核心作用,为心肌肥厚的治疗提供了新靶点。
来源:Biomarker Research 9.5
时间:2025-03-30
评估移动计算机化认知行为疗法与学习后振荡调制对自尊的联合影响: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 探寻提升自尊的创新路径
为解决传统认知行为疗法(CBT)治疗低自尊存在的诸多障碍问题,研究人员开展了评估计算机化 CBT 干预(GGSE)联合学习后 θ 节律脑调制对提升低自尊年轻成年人自尊的研究。结果显示干预效果显著且持续 6 个月,但振荡调制未增效。该研究为改善自尊提供了新依据。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3.8
时间:2025-03-30
心肌纤维化机制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揭示1992-2023年的研究热点与未来方向
本期推荐:研究人员通过文献计量学分析,系统梳理了1992-2023年间心肌纤维化(MF)机制研究的2,431篇文献,揭示了心脏成纤维细胞(FBs)活化、TGF-β-Smad2/3信号通路等关键靶点与心力衰竭(HF)、心肌梗死(MI)的关联。该研究为靶向治疗策略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对预防心脏病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Journal of Cardiothoracic Surgery 1.5
时间:2025-03-30
Hysteromorpha属多样性新发现:基于南美新种Hysteromorpha ostrowskiae n. sp.的系统发育与形态学重构
本期推荐:研究团队通过整合形态学与分子数据(cox1/ITS/28S rDNA),揭示了Hysteromorpha属(Dipenea, Diplostomidae)在美洲存在至少2-3个独立物种,命名南美新种H. ostrowskiae n. sp.,解决了长期存在的分类混乱问题,为鸟类寄生虫生物地理学提供了关键证据。研究采用跨洲样本(欧洲/北美/南美)和贝叶斯系统发育分析,证实H. triloba应限于欧亚大陆,而北美H. corti与南美新种构成独立进化支。
来源:Systematic Parasitology 1.0
时间:2025-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