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维持血视网膜屏障完整性:青光眼和外伤性视神经病变中保护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途径
这篇综述聚焦青光眼和外伤性视神经病变(TON),详细阐述血视网膜屏障(BRB)在其中的关键作用。BRB 结构和功能受损会引发一系列病理变化,影响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命运。文章还探讨了相关机制及靶向治疗策略,为相关疾病研究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来源:Cell Regeneration 4
时间:2025-04-03
综述:出血性休克的辅助治疗:一项叙述性综述
这篇综述聚焦出血性休克(HS)辅助治疗。文中探讨了烟酸、噻唑烷二酮等六种治疗方法,分析其在改善细胞缺氧生存方面的机制、临床前数据及人体临床试验情况,为未来 HS 治疗研究提供方向,极具参考价值。
来源:Critical Care 8.8
时间:2025-03-30
嗅鞘细胞联合I型胶原水凝胶治疗大鼠慢性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
来自国际团队的研究人员针对慢性脊髓损伤修复难题,创新性地将嗅鞘细胞(OECs)与4 mg/ml的I型胶原水凝胶联合应用。研究发现,该组合能显著促进神经再生和囊肿修复,为临床转化提供了新型生物材料-细胞协同治疗策略。
来源:Bulletin of Experimental Biology and Medicine 0.9
时间:2025-03-29
局部抑制非肌肉肌球蛋白 II 促进轴突再生:为神经损伤治疗带来新希望
周围神经损伤后运动轴突再生对运动功能恢复至关重要,但缺乏有效治疗手段。波士顿儿童医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开展非肌肉肌球蛋白 II(NMII)抑制促进轴突再生的研究,发现局部应用 NMII 抑制剂 NMIIi2 可加速轴突再生和功能恢复,为神经损伤治疗提供新方向。
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时间:2025-03-27
C9ORF72基因编码的poly-PR通过SRSF7调控STMN2表达影响ALS/FTD神经元轴突再生机制研究
《Acta Neuropathologica Communications》最新研究揭示C9ORF72基因突变导致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新机制。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Daniel A. Mordes团队发现,ALS/FTD相关基因C9ORF72编码的毒性蛋白poly-PR通过干扰RNA结合蛋白SRSF7的磷酸化状态,下调微管稳定因子STMN2表达,进而损害人类诱导神经元轴突再生能力。该研究首次建立poly-PR-SRSF7-STMN2通路与神经元修复缺陷的分子联系,为开发靶向抗PR治疗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来源:Acta Neuropathologica Communications 6.2
时间:2025-03-27
双亮氨酸拉链激酶(DLK)通过调控巢蛋白(nestin)磷酸化参与视黄酸诱导的Neuro-2a细胞神经元分化
本研究针对神经发育和再生中双亮氨酸拉链激酶(DLK)调控神经突生长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的问题,通过构建DLK稳定敲低的Neuro-2a细胞模型,结合定量磷酸化蛋白质组学(iTRAQ)和靶向质谱(PRM)技术,发现DLK通过调控中间丝蛋白巢蛋白(nestin)的磷酸化及表达水平影响神经元分化,但独立于神经突生长功能。该研究揭示了DLK-nestin轴在神经分化中的新作用,为神经再生研究提供了新靶点。
来源:BMC Molecular and Cell Biology 2.4
时间:2025-03-27
刘长梅团队揭示组蛋白修饰在脑疾病与神经再生中的关键功能与调控机制
神经系统是人体结构和功能最复杂的系统,作为人体的指挥中心,负责调控运动、学习、记忆、感知和情绪等多种功能。神经元是神经系统中最主要的细胞类型,承担着信号传导的核心任务。
来源: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时间:2025-03-26
调控脊髓损伤修复新策略:RK33A - 2α 助力神经炎症调控与功能恢复
本文揭示 RK33A - 2α 调控脊髓损伤(SCI)后神经炎症机制,为 SCI 治疗提供新方向。
来源:Cell Biomaterials
时间:2025-03-26
Rho 激酶抑制剂法舒地尔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ALS)的 II 期研究:开启新希望之门
为探究 Rho 激酶抑制剂法舒地尔治疗 ALS 的效果,研究人员开展 II 期研究,发现其耐受性良好,为 III 期研究奠基。
来源:InFo Neurologie + Psychiatrie
时间:2025-03-25
综述:不同外部刺激条件下急性脑损伤后小胶质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对中枢神经系统常驻细胞群的影响
这篇综述聚焦急性脑损伤(ABI),探讨小胶质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EVs)对中枢神经细胞的影响及潜在应用。
来源:Molecular Neurobiology 4.6
时间:2025-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