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通新闻搜索为您找到2915篇有关 " 费城染色体样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like ALL) " 的文章 第1页
  • 儿童伴 C-MYC 重排的 B 淋巴细胞母细胞淋巴瘤:罕见病例的诊疗探索与突破

    为解决 B 细胞淋巴瘤伴前体 B 细胞表型和 C-MYC 重排的分类、治疗及预后相关问题,研究人员开展了儿童 B 淋巴细胞母细胞淋巴瘤(B-LBL)伴 C-MYC 重排的病例系列研究。结果发现其具有侵袭性临床过程等特征,联合成熟 B-NHL 和 ALL 型方案治疗可能有效。这为罕见病诊疗提供了参考。

    来源:Annals of Hematology 3

    时间:2025-04-05

  • TOP2B 在维甲酸处理 SH-SY5Y 细胞中对染色体结构变化的关键作用研究

    为探究 TOP2B 在基因组 3D 结构中的作用,研究人员以维甲酸响应的 SH-SY5Y 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为模型,开展 TOP2B 失活对染色体相互作用模式影响的研究。结果发现 TOP2B 缺失影响维甲酸处理后的染色体区室强度变化等,这为理解染色体动态和组织机制提供了新视角。

    来源:Chromosome Research 2.4

    时间:2025-04-05

  • PD-L1 在恶性肿瘤中的关键作用:从分子机制到治疗新机遇

    为解决肿瘤免疫逃逸及 PD-1/PD-L1 抑制剂疗效受限问题,研究人员开展了关于 PD-L1 在恶性肿瘤中作用的研究。结果发现 PD-L1 在多种肿瘤中高表达,参与免疫逃逸和肿瘤进展,其可作为治疗靶点。该研究为优化肿瘤治疗策略提供依据<span><span tabindex="0" data-testid="ref_content_circle" aria-describedby="67nihnn" data-popupid="67nihnn">1</span><span tabindex="0" data-testid="ref_content_circle" aria-describedby="i0zl7a5" data-popupid="i0zl7a5">2</span></span>。

    来源: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Medicine 3.2

    时间:2025-04-05

  • 综述:成人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异常的DNA甲基化及去甲基化药物的治疗潜力

    本文系统综述了成人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中异常DNA甲基化的研究进展,指出高甲基化水平与患者年龄和生存预后显著相关,尤其老年患者更易因甲基化驱动的基因功能障碍被归入高危亚组。作者强调DNA甲基化可作为重要预后标志物,并详细探讨了去甲基化药物(HMAs)的临床应用潜力,为成人B-ALL的精准治疗提供了新视角。

    来源:Genome Instability & Disease

    时间:2025-04-04

  • CAR-T与贝林妥欧单抗作为复发/难治性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移植桥接策略的疗效与安全性对比研究

    本期推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团队针对复发/难治性B-ALL患者移植前桥接治疗选择难题,通过36例患者队列研究,首次系统比较CAR-T与贝林妥欧单抗(blinatumomab)的疗效与安全性。结果显示两组2年总生存率(OS)无显著差异(73.89% vs 88.89%),移植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相似,为临床个体化治疗选择提供重要循证依据。

    来源: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 6.1

    时间:2025-04-04

  • 非病毒工程 CARCIK-CD19 细胞治疗异基因移植后复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安全且持久缓解的新希望

    为解决 CAR-T 细胞疗法成本高、生产受限等问题,研究人员开展了利用睡美人(SB)转座子工程化供体来源的抗 CD19.CD28.OX40.CD3ζ T 细胞(CAR<sub>CIK</sub>-CD19)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复发的 B 细胞前体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CP-ALL)的研究。结果显示该疗法安全且能诱导缓解,为相关治疗提供新方向。

    来源:Blood Cancer Journal 12.9

    时间:2025-04-04

  • 张永清研究组发现孤独症风险基因调控面孔加工    

        近日,在前期成功构建孤独症家犬模型的基础上(Tian et al., Molecular Psychiatry, 2023; doi: 10.1038/s41380-023-02276-9),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张永清研究员(现任湖北大学教授)团队和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学院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韩世辉教授课题组4月3日在Science子刊Science Advances 发表了题为“Autism-like atypical face processing in Shank3 mutant dogs”的研究论文(DOI: 10.1126/sciadv.adu3793)

    来源: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时间:2025-04-04

  • 液滴数字 PCR 检测宫颈癌循环 HPV 游离 DNA 的预后价值:印度人群研究成果

    宫颈癌严重威胁女性健康,传统检测方法存在局限。为探寻更有效的诊断和监测策略,研究人员开展了检测宫颈癌患者循环 HPV 游离 DNA(ccfHPV DNA)的研究。结果显示,ccfHPV DNA 水平与肿瘤大小相关,且 HPV16 检测率更高。这为宫颈癌诊疗提供了新方向<span><span tabindex="0" data-testid="ref_content_circle" aria-describedby="b3yhvq3" data-popupid="b3yhvq3">1</span><span tabindex="0" data-testid="ref_content_circle" aria-describedby="we6ar2u" data-popupid="we6ar2u">2</span><span tabindex="0" data-testid="ref_content_circle" aria-describedby="ceeertt" data-popupid="ceeertt">3</span></span>。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3.8

    时间:2025-04-04

  • 综述:美国国立衰老研究所秀丽隐杆线虫干预测试项目:确定在实验可及、基因多样的群体中促进长寿的有效且可重复的药物干预措施

    本文聚焦美国国立衰老研究所的秀丽隐杆线虫干预测试项目(CITP)。该项目利用基因多样的秀丽隐杆线虫,筛选能延长寿命和健康 span 的药物干预措施。文中详述其工作流程、成果,如确定 12 种有效化合物,还探讨了成果转化及对衰老研究的意义,值得关注。

    来源:GeroScience 5.3

    时间:2025-04-04

  • 加州西班牙裔聚居区与儿童癌症风险:关联探索与健康启示

    为探究西班牙裔聚居区居住情况对儿童癌症风险的影响,研究人员以加州儿童为对象开展研究。结果发现居住在西班牙裔聚居区对儿童癌症风险影响不一,因母亲出生地和居住地区而异。该研究为了解儿童癌症风险因素提供新视角。

    来源:Journal of Immigrant and Minority Health 2.0

    时间:2025-04-04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