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神经 OCT 和超声在疑似视乳头水肿且颅内压升高(rICP)率极低的大型儿科队列中的诊断准确性研究
为探究 OCT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和 B 超视神经鞘直径(ONSD)对颅内压升高(rICP)的诊断准确性,研究人员对 337 名 “视盘模糊” 门诊儿童进行审计。结果显示多数转诊儿童无 rICP,OCT RNFL 和 ONSD 临界值诊断准确性良好,支持社区验光管理多数疑似视乳头水肿儿童意义重大。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视神经萎缩患者视力质量与临床、结构参数的关联研究及其意义
为探究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视神经萎缩(ADOA)对视觉相关生活质量(VRQoL)的影响,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针对 27 例分子确诊 ADOA 患者的横断面研究。结果发现 ADOA 显著降低 VRQoL,且最佳矫正视力(BCVA)等与之相关。该研究为 ADOA 治疗提供了重要参考。
儿童IgG4相关眼病新发现:后巩膜炎为首发表现的病例报告与治疗启示
编辑推荐:斯坦福大学团队首次报道儿童IgG4-ROD(免疫球蛋白G4相关眼病)以后巩膜炎为初始表现的罕见病例。研究通过多模态影像(OCT/B超/MRI)和血清IgG4检测,发现传统激素治疗无效后采用英夫利昔单抗(IFX)联合甲氨蝶呤(MTX)成功控制炎症,为儿童难治性眼病诊疗提供新思路,发表于《Journal of Ophthalmic Inflammation and Infection》。
来源:Journal of Ophthalmic Inflammation and Infection 2.9
时间:2025-03-28
不同视盘表型正常眼压青光眼患者视神经微血管的差异分析:OCTA 技术揭示关键特征与意义
为探究正常眼压青光眼(NTG)患者不同视盘表型(ODPs)的视神经头(ONH)和视盘旁脉络膜血管密度(VD)差异,研究人员开展了相关研究。结果显示,近视性青光眼(MG)ODP 患者的 ONH-VD 和 pCVD 显著低于局灶缺血性(FI)ODP 患者,这为青光眼诊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来源:BMC Ophthalmology 1.7
时间:2025-03-27
基于超像素激光散斑血流成像技术揭示下后部葡萄肿脉络膜血流动力学特征及其与视网膜下液的关系
推荐语:日本北海道大学团队针对下后部葡萄肿(IPS)继发视网膜下液(SRF)的发病机制难题,创新性应用激光散斑血流成像(LSFG)结合超像素技术,首次定量分析了IPS眼脉络膜平均模糊率(MBR)与搏动强度比(BOM)。研究发现IPS眼下方区域存在显著的血流速度降低和血管阻力升高,且SRF阳性眼呈现更显著的垂直血流分布失衡,为理解SRF形成机制提供了重要血流动力学依据。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3.8
时间:2025-03-27
儿童眼轴变长与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变化的奥秘:探寻青光眼潜在预警信号
在青光眼诊断受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个体差异影响,且其变化机制不明的背景下,研究人员开展了关于学龄儿童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cpRNFL)变化与眼轴伸长关系的研究。结果显示眼轴增长使 cpRNFL 峰值移位、颞下(IT)厚度增加,这对预测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有意义。
来源:Graefe's Archive for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Ophthalmology 2.4
时间:2025-03-26
《OCTA 揭秘:硅油填充 6 月后 RRD 患者眼内微血管 “动态密码”
为评估 RRD 患者硅油填充 6 月后眼内微血管变化,研究人员开展相关研究,发现 SCP VD、PD 随时间下降,有重要意义。
来源:International Ophthalmology 1.4
时间:2025-03-26
双侧视神经病变:惰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首发神经学迹象 —— 一项关键研究
为探究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中枢神经系统(CNS)受累时双侧视神经病变情况,研究人员报告 1 例新病例,发现脑脊液免疫分型可行,激素治疗有效,为诊疗提供参考。
来源:Neurological Sciences 2.7
时间:2025-03-26
视盘小凹伴黄斑病变中视乳头黄斑束(PMB)缺陷的研究:关键特征与视网膜改变关联
为研究视盘小凹中视乳头黄斑束(PMB)状态,研究人员回顾分析相关数据,发现其缺陷与黄斑病变有关。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术助力高度近视青光眼进展监测
为探究高度近视青光眼相关变化,研究人员对比 OCTA 与 OCT,发现 OCTA 可用于监测疾病进展。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3.8
时间:2025-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