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入侵长角血蜱基因组:牛抗蜱疫苗研发的关键模板
为解决长角血蜱(Haemaphysalis longicornis)对农业和畜牧业的威胁及传统杀螨剂耐药问题,研究人员开展了对长角血蜱基因组及转录组的研究。结果获得高质量基因组组装和基因目录,还筛选出潜在疫苗候选分子,为抗蜱疫苗研发提供了重要资源。
来源:BMC Genomics 3.5
时间:2025-03-29
解析泰勒虫线粒体基因组结构及系统发育地位:对顶复门寄生虫研究的新突破
为解决泰勒虫(Theileria)属物种鉴定困难、线粒体基因组数据匮乏等问题,研究人员开展了泰勒虫线粒体基因组结构及系统发育地位的研究。结果发现泰勒虫线粒体基因组结构特点,明确其与其他顶复门寄生虫的亲缘关系,为泰勒虫鉴定及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依据。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3.8
时间:2025-03-28
蜱虫叮咬或接种蜱虫抗原可诱导豚鼠和人类对肩突硬蜱(Ixodes scapularis)外泌蛋白质组产生免疫:开启抗蜱疫苗研发新征程
为解决难以确定诱导抗蜱免疫的抗原这一问题,研究人员开展了关于肩突硬蜱(I. scapularis)免疫反应的研究。他们开发了 I<sub>sc</sub>REAM 技术,发现多个含组胺结合域的抗原,这有助于理解宿主免疫反应并确定抗蜱疫苗候选免疫原。
来源: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15.8
时间:2025-03-27
捕食螨Neoseiulus longispinosus对腺瘤植物上二斑叶螨Tetranychus gloveri的生物防治潜力评估
为解决腺瘤植物上二斑叶螨(T. gloveri)抗药性问题,研究人员通过功能反应与数值反应实验,结合温室盆栽试验,评估了捕食螨Neoseiulus longispinosus(N. longispinosus)的生物防治潜力。结果显示,N. longispinosus对T. gloveri各龄期均表现Ⅱ型功能反应,最喜食卵,且在猎物密度12时产卵量达3.05枚/天。温室中1:25和1:50的捕食比例可使螨种群减少94.50%和61.95%,为绿色防控提供新策略。
来源:Experimental and Applied Acarology 1.8
时间:2025-03-27
Simparica Trio®(sarolaner/moxidectin/pyrantel)对犬只长角血蜱(Haemaphysalis longicornis)感染的治疗与持续防控效果研究
《Parasites & Vectors》推荐:亚洲长角血蜱(H. longicornis)作为入侵性蜱种威胁犬只健康并传播人畜共患病。Zoetis等机构研究人员评估了口服复方制剂Simparica Trio®(含sarolaner/moxidectin/pyrantel)对犬只H. longicornis成虫感染的疗效。结果显示单次给药可98.9%清除现存感染,并维持≥98.3%的35天持续防护,为防控这种携带多种病原体的入侵蜱种提供了高效解决方案。
来源:Parasites & Vectors 3
时间:2025-03-27
基于mRNA技术的莱姆病疫苗:靶向伯氏疏螺旋体OspA的纳米颗粒疫苗在小鼠模型中诱导强免疫应答并阻断传播
本文报道了一种创新性mRNA-LNP(脂质纳米颗粒)疫苗,通过编码伯氏疏螺旋体(B. burgdorferi)外表面蛋白A(OspA)的四种变体,在蜱传小鼠模型中展现出显著优于传统蛋白亚单位疫苗的免疫原性。研究证实非分泌型mRNA-OspA能诱导高达10<sup>6</sup> ELISA单位的IgG滴度,血清杀菌活性(SBA)达16,384倍稀释仍有效,且实现100%传播阻断。该研究为应对全球每年约67万例莱姆病(LB)提供了突破性预防策略。
来源:Molecular Therapy Nucleic Acids 6.5
时间:2025-03-27
破害虫防治难题:肿柄菊(Tithonia diversifolia)精油化学成分及杀虫杀螨活性研究的重大意义
为探究肿柄菊(<i>Tithonia diversifolia</i>)精油能否用于防治农业害虫,研究人员对其叶片水蒸馏提取的精油进行成分分析,并测试其对二斑叶螨(<i>Tetranychus urticae</i>)的杀螨活性和玉米象(<i>Sitophilus zeamais</i>)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该精油对二斑叶螨有杀螨效果,对玉米象有驱避作用,为害虫防治研究提供新思路。
来源:Neotropical Entomology 1.4
时间:2025-03-27
综述:围食膜:吸血节肢动物传播能力的重要决定因素
这篇综述聚焦吸血节肢动物,探讨围食膜(PM)在其与病原体相互作用中的关键角色。研究分析了 PM 结构、功能及对病原体感染的影响,为控制虫媒疾病(VBDs)提供新思路,值得相关领域研究者阅读。
来源:TRENDS IN Parasitology 7.0
时间:2025-03-27
综述:杀虫剂与睾丸健康:损伤机制及保护性天然产物
这篇综述聚焦杀虫剂对睾丸健康的影响,详细探讨其损伤睾丸的多种机制,如氧化应激、内分泌干扰等,同时介绍了具有保护作用的天然产物,为深入研究杀虫剂危害及防护提供了全面视角,值得一读。
来源:Naunyn-Schmiedeberg's Archives of Pharmacology 3.1
时间:2025-03-27
寨卡病毒如何破坏我们的免疫防御
这项研究是在许多蚊子传播的病毒迅速传播的情况下进行的。“我们面临的挑战是开发出既安全又有效的疫苗,不仅针对一种病毒,而且针对所有这些密切相关的黄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