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源性病原体空肠弯曲菌的翻译组学图谱揭示小型蛋白质组普查及其生理意义
编辑推荐:针对细菌小型蛋白质(≤50-100 aa)编码景观注释不足的问题,德国维尔茨堡大学团队通过整合Ribo-seq(核糖体测序)、TIS(翻译起始位点)和TTS(翻译终止位点)分析技术,绘制了空肠弯曲菌的高分辨率翻译组图谱,发现其小型蛋白质组规模扩大两倍,鉴定出氧化酶新组分CioY(34 aa),相关成果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为病原体适应机制和毒力研究提供新视角。
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时间:2025-03-31
《Pan-PTM 分析:揭示果蝇长寿与骨骼肌功能奥秘的新钥匙》
<strong>为探究与年龄相关的骨骼肌功能衰退机制,研究人员以果蝇为模型开展了关于蛋白质翻译后修饰(PTMs)与衰老关系的研究。通过 JUMPptm 分析,发现了与果蝇衰老过程中骨骼肌功能相关的 PTMs,这有助于理解人类骨骼肌衰老机制,对研究相关疾病具有重要意义。</strong>
来源:npj Aging 5.4
时间:2025-03-31
人工智能学会“说”基因“方言”,以预测未来的SARS-CoV-2突变
与耗时的传统实验室实验相比,一种名为深度新突变搜索(DNMS)的强大人工智能模型更准确、更有效地预测病毒突变。该模型以SARS-CoV-2刺突蛋白为重点,使用一种专门的蛋白质语言模型进行微调,以理解病毒的特定“语言”。DNMS可以预测导致微小功能变化的突变,这对SARS-CoV-2等病毒至关重要,这些病毒通过微妙的调整来维持功能。这种方法有望通过更准确、更快速地预测突变来加强病毒追踪和公共卫生。
高膳食蛋白水平或难消化蛋白源对肉鸡的影响:从采食到肠道发酵的深度探究
在肉鸡养殖中,高蛋白质或难消化蛋白饮食对肠道健康的影响尚不明确。研究人员开展了关于膳食蛋白水平和蛋白消化率对肉鸡影响的研究。结果发现,高蛋白质或低消化率蛋白会降低肉鸡采食量,限制前盲肠蛋白流和盲肠蛋白发酵(PF)。该研究为优化肉鸡饲料提供了依据。
来源:Animal Fe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5
时间:2025-03-31
一种用于结节性皮肤病病毒体外中和及诊断检测的双功能单克隆抗体:开辟牛病防控新路径
为解决结节性皮肤病病毒(LSDV)对全球养牛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缺乏有效防治策略的问题,研究人员开展针对 LSDV ORF117 蛋白关键表位的双功能单克隆抗体(mAb 9E3)研究。结果显示 mAb 9E3 可用于检测 LSDV 抗体且能体外中和病毒,为防治 LSDV 提供新途径。
来源:Animals and Zoonoses
时间:2025-03-31
气候变化背景下消费者对替代蛋白的选择:时间地标、自我超越与思维抽象的影响机制
来自江西财经大学等的研究人员为解决消费者对替代蛋白接受度低的问题,开展了有关气候变化背景下消费者替代蛋白选择的研究。研究发现消费者上午更倾向选替代蛋白,自我超越起中介作用,思维抽象起调节作用。该研究为可持续消费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来源:Appetite 4.6
时间:2025-03-31
细胞表面RNA生物学:RNA结合蛋白的新角色
这篇综述揭示了细胞表面RNA生物学的前沿进展,重点探讨了糖基化RNA(glycoRNA)和细胞表面RNA结合蛋白(csRBPs)的发现意义。作者系统阐述了csRBPs在细胞表面精确定位、与自身免疫疾病的关联性,以及其作为新型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的潜力,为RNA生物学研究开辟了全新拓扑空间。
来源:TRENDS IN Biochemical Sciences 11.6
时间:2025-03-31
RBD 缺失的 SARS-CoV-2 刺突蛋白:开辟新冠疫苗新防线,增强免疫保护力
新冠病毒不断变异,现有疫苗针对 RBD 的免疫反应受挑战。研究人员开展 RBD 缺失的 SARS-CoV-2 刺突蛋白(SΔRBD)研究。结果显示,SΔRBD 免疫原性强,相比第三次 mRNA 加强针能更好保护肺部感染,为疫苗研发提供新思路。
来源:npj Vaccines 7
时间:2025-03-31
口服抗菌肽 MPX 对睾丸炎及多器官炎症损伤的改善作用研究
为解决抗生素治疗睾丸炎带来的耐药及残留问题,研究人员开展了抗菌肽 MPX 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睾丸炎影响的研究。结果发现 MPX 能改善睾丸生理功能,抑制炎症和细胞凋亡,还能调节肺炎和肠炎。该研究为开发睾丸炎治疗药物奠定基础。
来源:Animals and Zoonoses
时间:2025-03-31
β-葡萄糖脑苷脂酶与转运蛋白LIMP-2复合物的冷冻电镜结构解析及其在戈谢病和帕金森病治疗中的意义
编辑推荐:本研究通过冷冻电镜技术首次解析了β-葡萄糖脑苷脂酶(GCase)与其专属转运蛋白LIMP-2的3.7Å复合物结构,揭示了由疏水核心和盐桥构成的独特相互作用界面。该研究阐明了M6PR非依赖性溶酶体转运机制,为开发不干扰GCase/LIMP-2互作的靶向药物提供了结构基础,对戈谢病(GD)和帕金森病(PD)的精准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时间:2025-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