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通新闻搜索为您找到17篇有关 " 自调控 " 的文章 第1页
  • sTDP-43 的神秘面纱:探索其积累与毒性机制及疾病关联

    为探究 sTDP-43 相关问题,Dykstra 等人开展研究,发现其生成及调控机制,明确疾病意义。

    来源:TRENDS IN Neurosciences 14.6

    时间:2025-03-26

  • 衰老相关基因回路的设计原则

    本文聚焦酵母衰老基因回路,揭示反馈回路对维持细胞平衡的作用,为延缓衰老提供策略。

    来源:TRENDS IN Cell Biology 13.0

    时间:2025-03-13

  • 构建裂殖酵母转录因子互作全景图谱,解锁基因调控密码

    为探究裂殖酵母(Schizosaccharomyces pombe)转录因子(TFs)的作用机制,Friedrich Miescher 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构建 TFs 菌株库进行研究,绘制出 TFs 与蛋白质和染色质的互作图谱,为基因调控研究提供重要资源。

    来源:Molecular Cell 14.5

    时间:2025-02-27

  • 昆士兰大学Peter Gresshoff教授做客“作物科学高端讲坛”

    12 月 13 日,应学院大豆团队邀请,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名誉教授、 ARC 卓越豆科植物研究中心前主任、 RIRDC 生物燃料和生物能源委员会委员 Peter Gresshoff 教授做客第 200 期 “ 作物科学高端讲坛 ” ,在第三综合楼 A705 报告厅分别做题为 “Molecular genetic analysis of Autoregulation of Nodulation (AON) in soybean” 和 “Bioenergy and biofuel capability of the legume tree Pongamia pinnata” 的学术报告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时间:2024-12-19

  • 微生物所研究团队揭示CRISPR护卫RNA的全新生理功能

      2023 年 9 月 1 日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李明和向华研究团队合作在 Cell Host & Microbe 期刊上发表题为 “Widespread RNA-base cas regulation monitors crRNA abundance and anti-CRISPR proteins ” 的文章,揭示了 CRISPR 护卫 RNA 的全新生理功能

    来源: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时间:2023-09-06

  • AON信号通路与NF信号通路耦合调控根瘤数量的分子机制

    作物遗传改良全国重点实验室、湖北洪山实验室李霞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题为“The B-type response regulator GmRR11d mediates systemic inhibition of symbiotic nodulation”的研究论文,揭示了细胞分裂素通过B-type类转录因子GmRR11d作为结瘤自调控关键因子,通过抑制结瘤信号(NF)途径关键基因及提高根系细胞对CKs的敏感性系统调控根瘤数量及共生固氮的分子机制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时间:2022-12-15

  • 冯巍课题组973项目发表Cell子刊文章

    真核细胞的核膜是由内核膜和外核膜组成的双层膜状结构,其可以分隔细胞核与细胞质,保护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并维持细胞正常活动所需的机械特性。

    来源:中科院

    时间:2015-12-14

  • 中国学者发现Oct4在生成诱导干细胞中的作用

    POU家族转录因子Oct4在调节干细胞多能性及生成诱导干细胞(iPSC)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其与DNA特异性识别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

    来源:中科院

    时间:2015-04-16

  • 转录组学方介导的多效调控蛋白 SprA 作用机制研究

    近期,浙江省微生物生化与代谢工程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在该期刊上发表了题为 “Transcriptome-guided identification of SprA as a pleiotropic regulator in Streptomyces chattanoogensis”的论文。该文以基因芯片为手段,揭示了恰塔努加 链霉菌一个多效调控蛋白SprA 的作用机制。

    来源:上海伯豪

    时间:2015-01-22

  • 李霞研究组Plant Cell发现小分子RNA在固氮方面的作用

    大豆根瘤共生固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科学问题,也是一个关乎大豆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农艺性状。最适的结瘤数量是决定最佳固氮效率的关键因子。

    来源:中科院

    时间:2015-01-05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