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1包膜蛋白抗体FcγR信号传导与效应功能的关键分子参数解析:基于AI结构预测的定量研究
本文通过AI辅助设计HIV包膜蛋白(Env)表位移植模型,系统研究了抗体Fc效应功能(ADCC/ADCP)的分子决定因素。研究发现结合化学计量比(stoichiometry)是驱动FcγRIIIa信号、NK细胞杀伤(ADCC)的核心参数,而表位位置和结合动力学影响较小。该研究为优化HIV疫苗设计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对病毒性病原体的抗体治疗具有广泛指导意义。
来源:Cell Reports 7.5
时间:2025-03-31
突破瓶颈:肝细胞癌(HCC)临床试验与治疗靶点的未来展望
为解决肝细胞癌(HCC)临床试验的参考问题,研究人员利用 Informa 数据库开展 HCC 临床试验和治疗靶点研究。结果显示 HCC 临床试验遇瓶颈,组合疗法居多,中国和美国主导试验数量,RRM<sub>2</sub>、KDR 和 AURKA 靶点前景良好,为 HCC 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来源:Hepatology International 5.9
时间:2025-03-30
革新肿瘤学:人工智能(AI)作为抗体设计和优化工具的作用
这篇综述聚焦人工智能在抗体设计与优化领域的应用。详细阐述了 AI 如何助力抗体研发,涵盖从基础理论到实际应用,探讨其在多种癌症治疗中的进展、面临挑战及未来前景,为深入了解 AI 在抗体疗法中的价值提供全面视角。
来源:Biomarker Research 9.5
时间:2025-03-30
靶向 CXCR4 和 S1P5:解锁自然杀伤细胞抗肿瘤潜力的新策略
在探究自然杀伤(NK)细胞抗肿瘤机制的征程中,研究人员聚焦 NK 细胞脱颗粒的内在调节因子。经刺激人原代血源性 NK 细胞并测序分析,发现 CXCR4 和 S1PR5 为关键负调控基因。这一成果为肿瘤微环境中增强 NK 细胞杀伤能力提供了新方向。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3.8
时间:2025-03-29
3 小时间歇性骑行对造血干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影响的深度探究
为解决外周血干细胞(PBSC)采集时缩短采集时间、获取足够造血干细胞(HSPCs)剂量的临床需求,研究人员开展了探究 3 小时内间歇性骑行对 HSPCs 和细胞溶解性自然杀伤(CD56<sup>dim</sup> NK)细胞影响的研究。结果显示,MIIE 和 HIIE 能持续动员免疫细胞,但 HSPCs 与休息组无显著差异,这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方向。
来源:Stem Cell Research & Therapy 7.1
时间:2025-03-29
FASN 调控结直肠癌脂质代谢与进展的新机制及潜在治疗靶点
为探究 FASN 介导的脂质重编程与结直肠癌(CRC)免疫反应的关系,研究人员开展了 FASN 在 CRC 脂质代谢、肿瘤进展和免疫反应中作用及机制的研究。结果发现 FASN 通过 SP1/PLA2G4B 轴促进肿瘤进展并抑制 NK 细胞功能。这为 CRC 治疗和预防提供了潜在靶点。
来源:Cell Death Discovery 6.1
时间:2025-03-29
开发与优化针对人类 T 细胞白血病病毒包膜蛋白的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ADCC)检测方法及其重要意义
本文开发了一种基于高通量流式细胞术的检测系统,用于测量人类 T 细胞白血病病毒 1 型(HTLV-1)包膜特异性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ADCC)。该检测系统有助于研究包膜特异性结合抗体在 HTLV-1 感染免疫控制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为治疗和预防性疫苗开发提供关键工具。
来源:Journal of Virology 4.0
时间:2025-03-29
线粒体-内质网膜相关基因KLRC1与SOCS2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保护机制研究
本期推荐:动脉粥样硬化(AS)的分子机制亟待突破!研究人员通过转录组学结合孟德尔随机化分析,首次锁定线粒体相关内质网膜(MAM)基因KLRC1和SOCS2的关键保护作用。研究发现两者在AS组表达显著降低,且与CD8<sup>+</sup>T细胞活化呈正相关,与嗜酸性粒细胞/调节性T细胞分别呈负相关。SOCS2的发现为AS早期诊断提供了新靶点,理论价值突出。
来源:Mammalian Genome 2.7
时间:2025-03-29
基于孟德尔随机化分析鉴定TUBB基因作为慢性肾脏病治疗新靶点的研究
慢性肾脏病(CKD)治疗靶点匮乏,疗效有限。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团队通过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447,473例FinnGen队列数据,鉴定出12个与CKD显著相关的可成药基因,其中TUBB基因的共定位概率(PP.H4)达97.27%。研究揭示β-微管蛋白通过调控MAP激酶活性、间隙连接等通路影响CKD进展,为开发新型微管靶向药物提供理论依据,发表于《Scientific Reports》。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3.8
时间:2025-03-29
ERCC3:肝细胞癌预后新指标及免疫治疗潜在靶点的深度探索
为探究 ERCC3 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功能及临床意义,研究人员开展了关于 ERCC3 作为 HCC 预后生物标志物及对细胞增殖、迁移影响的研究。结果发现 ERCC3 高表达与 HCC 患者不良预后相关,为 HCC 靶向免疫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来源:Discover Oncology 2.8
时间:2025-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