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刘万里与合作者发文揭示IgG抗体稳态调控新机制及其在红斑狼疮发病和治疗中…
2024年10月29日,清华大学生命学院、CLS生命中心、免疫学研究所、膜生物学全国重点实验室、教育部蛋白质科学重点实验室的刘万里与合作者在国际免疫学顶级期刊《免疫学》(Immunity)发表研究论文《Ighg1 mRNA多聚腺苷化和m6A修饰维持抗体分泌细胞中IgG1抗体的稳态》(Progressive polyadenylation and m6A modification of Ighg1 mRNA maintain IgG1 antibody homeostasis in antibody-secreting cells),揭示IgG抗体稳态调控...
胸腺可能会拯救你的生命
研究表明,器官在免疫健康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预防癌症
“大脑着火”:医生成功治疗了一个患有神秘疾病的孩子
这项研究的重点是一个5岁女孩的病例,她患有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这是一种罕见的、难以诊断的大脑功能障碍。治疗无效后,这个孩子被转移到一个康复中心,处于紧张症状态三个月后,罗格斯大学的一组医生被请来帮忙。
来源:scitechdaily health
时间:2022-12-06
新模型指出阿尔茨海默症不是脑部疾病,而是一种自身免疫疾病
科学家们提出了阿尔茨海默症的一种新的机制模型(AD2),将其视为一种攻击大脑的慢性自身免疫疾病,而不是一种脑部疾病。
来源:University Health Network
时间:2022-09-29
哈尔滨工业大学Science最新发文:人B细胞受体复合物组装的分子机制
大生命学院/生命科学中心黄志伟课题组在《科学》(Science)上发表题为《两种亚型的人类B细胞受体的冷冻电镜结构》(Cryo-EM structures of two human B cell receptor isotypes)的研究文章,揭示了BCR复合物亚基的组装、识别机制,以及发现不同亚型BCR尽管在膜内具有保守的组装模式,然而在胞外却具有不同的组装模式。
JCB|钟清/荣岳光/Helmut Kramer/留筱厦合作揭示STING调控经典自噬及机体...
5月5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学系钟清、留筱厦课题组联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荣岳光课题组及美国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Helmut Kramer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Journal of Cell Biology上发表了题为STING controls energy stress-induced autophagy and energy metabolism via STX17的研究论文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时间:2022-05-08
不走寻常路:如何用反向策略发现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标志物
研究人员没有从特定自身免疫疾病案例中搜索产生反应的蛋白质,而是采用相反的方法来寻找与特定蛋白质相关的疾病。通过对患有各种皮肤病的患者进行搜索,他们发现了一种与针对皮肤蛋白TGM1的自身免疫有关的疾病。文章发表在PNAS杂志上,还提出了类似的潜在研究靶标
来源:Karolinska Institutet
时间:2021-12-20
研究人员在嗜睡症中发现了一种新的自身抗原,它类似于H1N1病毒的一种蛋白质
赫尔辛基大学的研究人员已经发现流感病毒肽类似于人类蛋白质片段,可以通过交叉反应引起针对身体自身细胞的免疫反应。最近完成的研究证实了A (H1N1)流感病毒多肽可以在基因易感个体中触发自身免疫反应,从而导致嗜睡症和猝倒发作。
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时间:2021-04-28
Science两篇论文指出:部分新冠重症可能与基因突变等因素有关
一个国际研究团队最新发现,新冠重症的发生可能与患者自身免疫系统存在的薄弱点有关,比如有相关基因突变和产生自体抗体等。
《自然》:大规模筛查发现13种潜在抗新冠病毒药物
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24日在线发表一项药物再利用研究论文称,研究人员在筛查近1.2万种处于临床研究阶段或经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药物后,发现有13种可以在培养细胞中抑制新冠病毒(SARS-CoV-2)复制,可视为潜在的抗新冠病毒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