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十二指肠动脉假性动脉瘤:胰头癌电穿孔术后的出血隐患
本研究聚焦于胰头癌电穿孔术后引发的胃十二指肠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问题,通过病例报告揭示了其诊断与治疗要点,强调了内血管栓塞治疗的有效性,为临床处理此类罕见但致命并发症提供了重要参考。
来源:Digestive Diseases and Sciences 2.5
时间:2025-03-21
围手术期空腹血糖对胰腺癌患者术后糖尿病的预测价值新探
为探究 PPTDM 的危险因素及围手术期 FBG 对胰腺癌患者术后生存的影响,浙江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开展相关研究。结果发现多个预测因素且 FBG 有诊断价值。推荐阅读,助您把握胰腺癌术后糖尿病研究新进展!
来源:World Journal of Surgical Oncology 2.4
时间:2025-02-16
广东省人民医院陈汝福团队发布关于胰腺癌神经浸润的研究成果
近日,广东省人民医院胰腺外科教授陈汝福团队联合多家研究机构,阐明PDPN+ CAFs(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s)通过外泌体递送非编码RNA PIAT片段至胰腺癌细胞调控YBX1依赖的m5C修饰,促进胰腺癌神经浸润的关键分子机制,为早期诊断及靶向胰腺癌神经浸润提供的新的靶点,该研究成果“Extracellular vesicle–packaged PIAT from 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s drives neural remode…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和《中华外科杂志》分别发表方驰华教授团队主导撰写的数字智能化诊疗专家…
近日,珠江医院方驰华教授团队执笔撰写的《数字智能联合吲哚菁绿分子荧光导航肝切除术中国专家共识(2021年版)》和《增强现实与混合现实技术在腹腔镜复杂性肝切除术中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分别发表在《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22年第三期和《中华外科杂志》2022年第六期,刘允怡院士、陈孝平院士、方驰华教授担任编写组长,中华医学会数字医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肝脏外科学组、…
胰腺癌研究体内外模型综述
针对胰腺癌的研究少不了细胞和动物模型的加持。怎么选择这些工具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进行研究,获得阳性数据,发表论文,申请基金,登上人生巅峰,你有了解吗?今天就给大家聊一聊胰腺癌研究中,体内外模型的选择,以及病毒工具的应用。且听在下慢慢道来。
乔布斯死因:胰腺细胞癌or胰腺癌
苹果公司创始人、前首席执行官乔布斯的逝世引发多方关注,许多报道都称乔布斯死于胰腺癌,但实际上专家认为他患上的是比胰腺癌轻许多的胰岛细胞癌(Carcinoid),这是一种严格意义上不能称为胰腺癌的疾病,因为胰腺癌是负责胰腺外分泌功能的腺体细胞发生恶变所致,而胰岛细胞癌则是来源于负责胰腺内分泌功能的细胞,属于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一种。
胰腺癌是什么病?
胰腺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多发生于胰头部。腹痛及无痛性黄疸为胰头癌的常见症状。
胰腺癌如何开展“反击战”
来自德国癌症研究中心和海德尔堡大学医院的科学家最近发现,胰腺肿瘤能通过吸引调节性T细胞来阻碍免疫细胞活性,最终逃过免疫系统的攻击。
中国卫生部印发肝、肾、心、肺移植技术管理规范
为了规范和加强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管理,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暂行规定》,中国卫生部组织制定了《肝脏移植技术管理规范》、《肾脏移植技术管理规范》、《心脏移植技术管理规范》和《肺脏移植技术管理规范》,并于近日印发,要求各地卫生主管部门遵照执行。以下为这四个器官移植技术管理规范的全文。 肝脏移植技术管理规范为规范肝脏移植技术临床应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暂行规定》制定本规范。本规范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肝脏移植的最低要
新手术方法可有效防止胰头癌复发
[AD340X300]新华网东京6月13日电(记者何德功)日本金泽大学研究生院医学系消化外科教授三轮晃一经临床实践证实,胰头癌手术在切除患部的同时,如果将患部血管换成大腿内侧血管,可有效防止癌症复发。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发病率位居消化系统癌症第五位,多见于40到70岁的男性。由于该病早期诊断困难、癌变可向周围组织器官扩散,该病的手术切除率和患者5年生存率较低。65%的胰腺癌发生在胰脏的头颈部,统称胰头癌,胰体癌(体部、尾部)只占5%左右,其余为全胰癌。 据《读卖新闻》13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