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流体动力学在肝胆胰手术血管评估中的应用:一项预测肝动脉血流变化的创新研究
本期推荐:针对肝胆胰手术中动脉血流预测难题,西班牙研究团队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建模,成功开发出能100%准确预测胃十二指肠动脉(GDA)结扎后肝动脉(PHA)血流变化的模型。这项发表于《Surgical Endoscopy》的研究为术前规划提供了革命性工具,显著降低术后缺血风险。
来源:Surgical Endoscopy 2.4
时间:2025-04-03
胰腺癌手术新突破:斯特拉斯堡技术 —— 肠系膜上动脉和静脉整块切除联合临时分流术
为解决局部晚期胰腺癌(LAPC)患者肠系膜上动脉(SMA)切除手术难题,研究人员对一名经 FOLFIRINOX 化疗的 64 岁女性患者开展研究。采用临时肠系膜门静脉分流(TMPS)技术,术后恢复良好。该技术是治疗 LAPC 的标准化方法,意义重大。
来源:Annals of Surgical Oncology 3.4
时间:2025-04-02
术前炎症状态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并发症影响的多指标分析:探寻关键预测因子
为解决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术后并发症缺乏有效术前指标的问题,研究人员开展了术前炎症指标与 PD 术后并发症关系的研究。结果发现 PLR、PIV、PPN 是关键术前指标,PAR 可预测出血和延迟胃排空(DGE),为改善 OPD 患者围术期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来源:Langenbeck's Archives of Surgery 2.1
时间:2025-04-01
高龄胰腺癌患者的多模式治疗:优化结局的关键选择
为解决高龄胰腺癌患者治疗难题,研究人员开展针对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八旬老人的研究。结果发现精心挑选的八旬老人行该手术可取得良好结局,多模式治疗对其长期生存很重要。这为临床评估提供框架,推动个性化治疗发展。
来源:Annals of Surgical Oncology 3.4
时间:2025-04-01
术前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对远端胆管癌(DCC)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为探究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在远端胆管癌(DCC)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中的临床意义,研究人员开展相关研究。结果显示,RDW>14% 的患者预后更差,且其与病理淋巴结转移是术后生存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该指标有望用于预后预测。
来源:Surgery Today 1.7
时间:2025-03-30
腹腔镜与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头及壶腹周围肿瘤:差异与优势探索
为比较 LPD 与 OPD 治疗胰头及壶腹周围肿瘤的效果,研究人员开展研究,发现 LPD 安全、住院短、淋巴结清扫优。
来源:Surgical Endoscopy 2.4
时间:2025-03-26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胆肠吻合口异位静脉曲张出血:门静脉支架置入的治疗新探
为解决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胆肠吻合口异位静脉曲张出血问题,研究人员开展相关研究,发现门静脉支架置入或为有效疗法。
来源:Clinical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0.8
时间:2025-03-25
多学科协作攻克可切除与临界可切除胰腺癌:探索最优治疗方案的意义
为解决可切除(RPC)与临界可切除胰腺癌(BRPC)的化疗、手术和放疗的序贯治疗问题,研究人员开展了多学科协作治疗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多学科协作对取得最佳治疗效果至关重要,这为胰腺癌治疗提供了更科学有效的方案。
来源:ASCO Daily News
时间:2025-03-25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机器人辅助孤立胰肠吻合术:年轻预期长期生存患者的理想之选 —— 一项意义深远的外科肿瘤学研究
为解决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胰腺瘘严重程度及重建时间问题,来自巴西 Nove de Julho Hospital 的研究人员开展了关于机器人辅助孤立胰肠吻合术的研究。结果表明该术式可降低胰腺瘘严重程度,且手术重建时间未延长整体时间,对年轻患者意义重大。
来源:Annals of Surgical Oncology 3.4
时间:2025-03-23
胰胃吻合术用于肝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更优的选择?
为降低肝胰十二指肠切除术(HPD)术后胰瘘(POPF)风险,研究对比胰胃吻合(PG)与胰空肠吻合(PJ),发现 PG 可改善短期预后。
来源:World Journal of Surgical Oncology 2.4
时间:2025-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