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通新闻搜索为您找到181篇有关 " 肾素 - 血管紧张素系统 " 的文章 第1页
  • CD148激动抗体通过抑制EGFR活性缓解血管紧张素II诱导的小鼠肾损伤

    本刊推荐:针对血管紧张素II(Ang II)通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转激活导致肾损伤的机制,Takahashi团队发现CD148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激动抗体18E1 mAb可显著减轻单侧肾切除(UNx)+Ang II灌注小鼠的肾纤维化、炎症及功能损伤,且不影响血压。该研究为高血压肾病等慢性肾脏病(CKD)提供了新型靶向治疗策略,论文发表于《BMC Nephrology》。

    来源:BMC Nephrology 2.2

    时间:2025-04-01

  • 综述:近端肾小管遗传性内吞受体障碍导致的肾小管蛋白尿:Dent 病和慢性良性蛋白尿

    本文聚焦近端肾小管遗传性内吞受体障碍引发的肾小管蛋白尿,深入剖析 Dent 病和慢性良性蛋白尿(PROCHOB)。详细阐述了相关蛋白重吸收机制、致病基因(如 CLCN5、OCRL、CUBN 等),对比二者临床特征、治疗现状,有助于深入理解这类疾病,为诊疗提供参考。

    来源:Pediatric Nephrology 2.6

    时间:2025-04-01

  • 阿魏酸脂质纳米胶囊与天然形式对比:调控 TGF-β1/Hippo 通路串扰缓解大鼠糖尿病肾病的研究

    为解决糖尿病肾病(DN)治疗难题,研究人员开展了阿魏酸(FA)及其脂质纳米胶囊(FA-LNCs)对 DN 实验模型影响的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参数有不同程度改善,FA-LNCs 效果优于双倍剂量天然 FA,该研究为 DN 治疗提供了新方向。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3.8

    时间:2025-04-01

  • X连锁低磷血症儿童血压升高与肥胖的关联性研究:一项多中心前瞻性观察研究

    编辑推荐:本研究针对X连锁低磷血症(XLH)儿童心血管风险认知不足的问题,通过德国-瑞士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128例患者),首次证实XLH患儿收缩压(0.75 z-score)和舒张压(0.32 z-score)显著升高,肥胖率(9.8% vs 3%)和高血压患病率(26.2% vs 5%)均高于普通儿童群体,揭示BMI是血压升高的独立相关因素,为XLH患者心血管监测提供循证依据。

    来源:Calcified Tissue International 3.3

    时间:2025-03-29

  • 综述:深度镇静或全身麻醉前胰高血糖素样肽 - 1 受体激动剂(GLP-1 RAs)的叙述性综述

    这篇综述聚焦于胰高血糖素样肽 - 1 受体激动剂(GLP-1 RAs)在麻醉前的应用。探讨了其导致胃内容物反流风险、评估胃内液体和食物的方法,分析了不同指南差异,旨在权衡 GLP-1 RAs 的风险与益处,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来源:Journal of Anesthesia, Analgesia and Critical Care

    时间:2025-03-29

  • γ-ENaC-A635V 突变在严重低钠血症患者中的功能特性:挖掘新的致病机制与临床启示

    为解决临床症状难以解释的问题,研究人员对一名 7 岁男孩开展研究。初始全外显子测序(WES)发现 SHH 变异无法完全解释症状,深入分析 WES 数据后,发现 SCNN1G 基因新变异 γ-ENaC-A635V,该变异降低钠电流。这有助于理解复杂临床表现及发现新致病变异。

    来源:Hormones 2.4

    时间:2025-03-29

  • 年龄分层分析揭示Esaxerenone在高血压治疗中的优势:EXCITE-HT随机对照研究的预设亚组研究

    本刊推荐:针对日本老龄化社会中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困境,EXCITE-HT研究团队开展了一项开创性研究,比较新型矿物皮质激素受体阻滞剂Esaxerenone与传统利尿剂Trichlormethiazide在不同年龄亚组(<65岁与≥65岁)中的降压效果与安全性。研究证实Esaxerenone在所有年龄组均达到非劣效性标准,且在≥65岁老年人群中显示出收缩压(SBP)降低的优效性(-3.0 mmHg,95% CI -4.9至-1.2),同时血清钾水平未呈现年龄特异性差异,为老年高血压个体化治疗提供了高质量循证依据。

    来源:Hypertension Research 4.3

    时间:2025-03-29

  • 心血管 - 肾 - 代谢综合征 0-4 期人群中应激高血糖比与全因和心血管死亡率的关联:大型队列研究的证据

    为探究应激高血糖比(SHR)对心血管 - 肾 - 代谢综合征(CKM)人群预后的预测价值,研究人员分析 19345 名参与者数据。结果发现 SHR 与死亡率呈 U 型关联,过高或过低的 SHR 均增加死亡风险,该指标对预测 CKM 人群死亡风险有重要意义。

    来源:Diabetology & Metabolic Syndrome 3.4

    时间:2025-03-29

  • 纳米制剂缬沙坦片通过Nrf2/PPARγ/AT1信号通路改善L-NAME诱导的高血压研究

    高血压是威胁全球健康的重要疾病,传统降压药物存在生物利用度低等问题。沙特阿拉伯阿齐兹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开发了自纳米乳化给药系统(SNEDS)负载缬沙坦(VST)及其与氢氯噻嗪(HCTZ)复方的液固片剂(LST),在L-NAME诱导的高血压大鼠模型中证实其能显著降低血压,上调Nrf2/PPARγ表达,抑制AT1受体和iNOS,改善氧化应激和心脏功能。该研究为高血压治疗提供了新型纳米制剂策略,发表于《Naunyn-Schmiedeberg's Archives of Pharmacology》。

    来源:Naunyn-Schmiedeberg's Archives of Pharmacology 3.1

    时间:2025-03-27

  • 综述:遗传、表观遗传和激素对重度抑郁症应激表型的调控:从适应不良到恢复力

    这篇综述聚焦于重度抑郁症(MDD),探讨了应激、遗传、表观遗传和激素在影响 MDD 易感性与恢复力中的作用,分析了相关分子机制和动物模型,对理解 MDD 病理及开发新疗法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关注。

    来源:Cellular and Molecular Neurobiology 3.6

    时间:2025-03-27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