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因工程学的远程肾病诊疗仪表盘优化:提升基层慢性肾脏病管理效率的创新实践
本期推荐:美国爱荷华州VA医疗系统团队针对农村地区肾病专科资源匮乏问题,采用人因工程学(HCD)框架开发Telenephrology Dashboard。通过10小时临床观察和15场医者访谈,构建含肾功能趋势图、实验室数据集成表、事件钻取等5大核心功能的交互式平台,显著提升eGFR监测效率。该研究发表于《BMC Nephrology》,为CKD远程管理提供标准化解决方案。
来源:BMC Nephrology 2.2
时间:2025-04-01
2D 剪切波弹性成像评估慢性肾脏病的关键价值:与点剪切波弹性成像及 eGFR 的深度关联
为解决区分慢性肾脏病(CKD)和正常肾脏的问题,研究人员开展了通过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SWE)计算肾脏硬度的研究。结果显示 CKD 患者肾脏杨氏模量值更高,2D SWE(Elast Q)预测 CKD 性能更优。这为 CKD 诊断提供了更可靠工具。
来源:International Urology and Nephrology 1.8
时间:2025-04-01
综述:司美格鲁肽在心力衰竭和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现状
这篇综述系统梳理了司美格鲁肽(semaglutide)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心力衰竭(HF)及糖尿病肾病中的最新证据。作为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其通过改善心血管事件(MACE)、降低HF住院率及肾功能保护作用,展现出超越降糖减重的多效性。SELECT、STEP-HFpEF和FLOW等关键试验证实了其跨适应症潜力,但需进一步探索非ASCVD-HF人群的获益。
来源:Heart Failure Reviews 4.5
时间:2025-04-01
慢性肾脏病分期及 CROES、GSS 评分对肾结石患者经皮肾镜取石术后无石率的影响:一项关键研究
为探究慢性肾脏病(CKD)分期对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后无石率(SFR)及肾功能的影响,研究人员分析 2994 例患者数据。结果显示,CKD 晚期 SFR 更低、并发症更高,PCNL 对 CKD 患者有效。该研究为治疗方案制定提供参考。
来源:BMC Urology 1.7
时间:2025-04-01
联合评估估计葡萄糖处置率(eGDR)和全身炎症反应指数(SIRI)对心血管 - 肾脏 - 代谢综合征 0 - 3 期患者死亡率的影响:一项全国性前瞻性队列研究
为探究胰岛素抵抗(IR)和炎症在心血管 - 肾脏 - 代谢(CKM)综合征 0 - 3 期的联合作用,研究人员开展了以 eGDR 和 SIRI 为指标,评估其与死亡率关系的研究。结果显示二者有联合作用,可帮助识别高风险个体,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
来源:Cardiovascular Diabetology 8.5
时间:2025-03-31
轻度射血分数降低或保留的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模式:FINEARTS-HF 随机临床试验 —— 探寻死亡原因及非奈利酮的作用
这篇文章对 FINEARTS-HF 随机临床试验进行预设的二次分析,研究心力衰竭且射血分数(EF)≥40% 患者的死亡模式及非奈利酮(finerenone)对特定原因死亡率的影响。发现心血管死亡中猝死和心力衰竭进展占比大,非奈利酮未显著降低死亡率,为相关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来源:JAMA Cardiology 14.7
时间:2025-03-31
COVID-19与无急性肾损伤患者慢性肾脏病发展的关联:一项基于大规模队列的长期肾功能影响研究
本刊推荐:为解决COVID-19对无急性肾损伤(AKI)患者长期肾功能影响不明的关键问题,中国台湾研究团队通过TriNetX数据库开展141,587对匹配队列研究,发现COVID-19患者12个月内进展至慢性肾脏病(CKD 3-5期)风险是流感患者的2.02倍(HR 2.02, 95%CI 1.69-2.42),首次证实病毒可直接导致肾功能恶化,为高风险人群监测提供循证依据。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3.8
时间:2025-03-30
探秘线粒体季节节律:解锁健康与疾病的新密码
为探究线粒体 DNA(mtDNA)丰度的影响因素及与疾病的关联,研究人员利用英国生物银行数据,开展关于季节对线粒体功能和遗传学影响的研究。结果发现 mtDNA 丰度存在季节性变化,且与多种疾病和死亡率相关。该研究有助于解释以往研究差异,改进风险预测。
来源:Human Genomics 3.8
时间:2025-03-30
基于孟德尔随机化分析鉴定TUBB基因作为慢性肾脏病治疗新靶点的研究
慢性肾脏病(CKD)治疗靶点匮乏,疗效有限。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团队通过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447,473例FinnGen队列数据,鉴定出12个与CKD显著相关的可成药基因,其中TUBB基因的共定位概率(PP.H4)达97.27%。研究揭示β-微管蛋白通过调控MAP激酶活性、间隙连接等通路影响CKD进展,为开发新型微管靶向药物提供理论依据,发表于《Scientific Reports》。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3.8
时间:2025-03-29
尿生物标志物预测儿童肿瘤患者亚临床急性肾损伤的研究:开启精准诊疗新篇
为解决儿童肿瘤患者使用肾毒性药物治疗时急性肾损伤(AKI)难以早期诊断的问题,研究人员开展了以尿肾损伤分子 - 1(uKIM-1)、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uNGAL)等为标志物的研究。结果表明联合这些标志物可早期预测 AKI,对临床诊疗意义重大。
来源:BMC Nephrology 2.2
时间:2025-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