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纳米吸附剂 SPION@CPFO-PAC:高效去除水中吉非替尼的环保新希望
为解决水中 Gefitinib 污染难题,伊朗伊斯兰阿扎德大学研究人员开展用 SPION@CPFO-PAC 纳米复合材料除 Gefitinib 的研究。结果显示其吸附率达 92.02% 。该研究为处理水污染提供新方案,值得科研人员一读。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3.8
时间:2025-02-19
李继喜/赵国屏团队合作解析结核分枝杆菌EF-Tu的结构基础及分子机制
李继喜 / 赵国屏团队合作解析结核分枝杆菌 EF-Tu 的结构基础及分子机制
2022 年 10 月 3 日,国际学术期刊《 Communications Biology 》在线发表了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继喜教授课题组与中科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赵国屏院士团队的合作研究成果“ Structural insights of the elongation factor EF-Tu complexes in protein translation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来源: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时间:2022-10-10
Nature Immunology癌症研究:恢复免疫细胞用于癌症治疗的方法
一项路德维希癌症研究发现了如何恢复强大但功能惰性的抗癌免疫细胞亚群,这些细胞通常存在于肿瘤中用于癌症治疗。
来源:Nature Immunology
时间:2021-05-26
我国自主研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药获批临床试验
近期我国抗肿瘤药物研究取得新突破。记者17日从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获悉,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抗肿瘤1类新药ASK120067已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颁发的临床试验批件,获批进入临床研究。
QIAGEN的伴随诊断试剂获得FDA批准指导易瑞沙的使用
凯杰的therascreen EGFR试剂盒由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协助医生鉴定那些肿瘤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这些患者将接受阿斯利康的药物治疗。
JBC发肺癌研究新进展
曼彻斯特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甲基转移酶Merm1能够增强糖皮质激素的功能,在肺部组织的癌症和炎症中有重要的作用。这项研究发表在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杂志上。
BIO调查表明:抗癌药Ⅲ期试验成功率仅34%
近期公布的有关后期临床试验成功率的数据证实,开发抗癌药对于制药/生物技术企业而言可谓是冒险之举,即便是在FDA针对抗癌药快速审批设定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之前也是如此。
研究人员发现了与肺癌有关的突变基因
生物通报道: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不吸烟的肺癌患者比吸烟者更可能携带两种特殊遗传突变中的一种。这项研究首次描述了发生在不吸烟的肺癌患者中的遗传突变。研究人员将这些发现公布在近期的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杂志上。<?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这些发现将有助于解释一些肺癌患者对一种特殊的靶向治疗比其他病人
研究人员发明治疗肺癌的“纳米炸弹”
[AD340X300][生物通讯]Alberta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发明运送肺癌治疗药物到体内的一种新方法。这个新系统利用了“纳米粒子集束炸弹”,体外实验已证明该系统用于治疗肺癌很有效,有关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国际医药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s)上。研究人员将在今年初在活体动物上进行体内试验,然后就是临床试验。“根据目前我们所能做的,我们对于这个新药物运送平台有效治疗肺癌很有信心。”Alberta大学药剂学教授Raimar Lo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