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高分辨率 MRI 评估直肠癌患者侧方直肠系膜预后价值:构建预测模型,助力精准诊疗
直肠癌手术虽基于系膜理论有一定优势,但术后 5 年局部复发率仍约 10%。研究人员开展 “基于术前高分辨率 MRI 探究直肠癌患者侧方直肠系膜预后价值” 的研究。结果显示右侧直肠中动脉(MRA)最大直径和右侧直肠系膜筋膜侧方中断(LI-MRF)是预后不良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有较好预测性能,为诊疗提供依据。
来源: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lorectal Disease 2.5
时间:2025-04-03
T1 结直肠癌淋巴结收获量研究:关乎精准分期与生存预后的深度探索
为探究淋巴结收获量(LNY)与 T1 结直肠癌(CRC)患者癌症特异性生存(CSS)的关系,研究人员开展相关研究。结果显示 LNY 不影响 T1 CRC 患者 CSS。该研究有助于更深入理解 T1 CRC 患者病情,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来源: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lorectal Disease 2.5
时间:2025-04-03
综述:机器人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横结肠癌的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
这篇综述通过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Meta-analysis),对比机器人与腹腔镜手术治疗横结肠癌的效果。发现机器人手术虽手术时间长,但住院时间短,其余短期和病理结果无显著差异。为横结肠癌手术方式选择提供了参考,值得关注。
来源: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lorectal Disease 2.5
时间:2025-04-03
内镜下扩张术治疗克罗恩病 Kono-S 吻合口狭窄:开拓肠道疾病治疗新方向
为解决克罗恩病(CD)Kono-S 吻合口狭窄问题,研究人员开展内镜下扩张治疗的研究。结果显示,TTS-CRE 扩张术对 CD 合并 Kono-S 吻合口狭窄患者有效且安全,这为减少手术需求和风险提供新选择。
来源:Techniques in Coloproctology 2.7
时间:2025-04-03
综述:伊朗胃肠道症状患者中巴雷特食管(BE)的患病率:一项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
这篇综述通过系统检索多个数据库,对伊朗胃肠道症状患者中巴雷特食管(BE)的患病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其患病率为 4.4%,不同地区和年份存在差异。由于 BE 与食管腺癌(EAC)相关,及时诊断很重要,推荐开展更多研究。
来源:BMC Gastroenterology 2.5
时间:2025-04-03
袖状胃切除术对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病程影响的临床研究
针对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这一全球慢性肝病主因,研究人员通过前瞻性队列研究评估袖状胃切除术对66例病态肥胖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显示术后6个月患者BMI、LSM(TE-kPa)、CAP及APRI/NFS/FIB-4/ASCVD评分显著改善,证实该术式对MAFLD及其共病具有显著获益。
来源:Indi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
时间:2025-04-03
湿球黑球温度与消化性溃疡疾病的地理区域关联:一项基于台湾生物银行的大型人群研究
本研究探讨了湿球黑球温度(WBGT)与消化性溃疡疾病(PUD)在不同地理区域的关联。研究人员利用台湾生物银行(TWB)12万人的横断面数据,通过逻辑回归分析发现:北部和南部台湾的WBGT升高与PUD低患病率显著相关(OR<1),而东部台湾呈现相反趋势(OR>1)。该研究首次揭示WBGT对PUD的影响存在地域特异性,为气候健康风险评估提供了新证据,发表于《BMC Gastroenterology》。
来源:BMC Gastroenterology 2.5
时间:2025-04-03
基于阳性淋巴结对数优势比构建预测老年胃腺癌患者预后的列线图:创新与突破
为解决现有胃癌预后评估体系对老年胃腺癌(GAC)患者评估不足的问题,研究人员开展基于阳性淋巴结对数优势比(LODDS)预测老年 GAC 患者术后癌症特异性生存(CSS)的研究。结果显示该模型预测能力优于传统 TNM 分期,有助于临床评估预后和指导治疗。
来源:BMC Gastroenterology 2.5
时间:2025-04-03
综述:成瘾物质使用障碍导致的肠道屏障损伤
成瘾物质使用障碍危害极大,这篇综述指出其会破坏肠道的生物、化学、机械和免疫屏障(如紧密连接蛋白 TJs 受损)。肠道屏障受损又会引发全身炎症和免疫失衡,还通过肠 - 脑轴影响大脑功能。重塑肠 - 脑轴有望改善成瘾问题,值得深入阅读研究。
来源:European Journal of Medical Research 2.8
时间:2025-04-03
通过激活 CFTR 促进早产儿肠道上皮功能成熟:开启肠道发育研究新征程
为解决早产儿肠道上皮成熟受干扰,影响消化吸收功能的问题,研究人员开展了 “Functional maturation of preterm intestinal epithelium through CFTR activation” 的研究。结果发现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EVs),尤其是 EV39 可促进肠道成熟,且主要通过 CFTR 依赖机制。这为改善早产儿肠道功能提供了新方向。
来源:Communications Biology 5.2
时间:2025-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