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肝弥漫转移化疗致假肝硬化完全康复:一项具有关键意义的研究
为解决乳腺癌肝弥漫转移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假肝硬化(Pseudocirrhosis )问题,研究人员开展了相关研究。结果发现,经治疗,萎缩肝脏一年内恢复正常大小,腹水等并发症消失,肝转移灶近乎完全缓解。这一成果表明假肝硬化患者有康复可能,意义重大。
来源:International Cancer Conference Journal 0.5
时间:2025-03-29
综述:数字时代的肝病学:肝病远程医疗护理综述
这篇综述系统梳理了远程医疗(Telehealth)在肝病学(Hepatology)领域的应用演变,重点探讨了其在改善HCV(丙型肝炎病毒)和慢性肝病患者护理可及性、提升医患满意度方面的价值,同时指出技术鸿沟、保险政策限制等挑战。文章为数字化时代肝病诊疗模式的转型提供了关键见解。
来源:Current Gastroenterology Reports
时间:2025-03-29
机器学习模型:基于基本特征预测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患病率的新利器
为解决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MASLD)早期筛查不便的问题,研究人员开展了利用机器学习模型,基于基本人口统计学和临床特征预测 MASLD 患病率的研究。结果显示该模型预测能力良好,这为 MASLD 大规模筛查和早期干预提供了有效工具。
来源: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 6.1
时间:2025-03-29
CCND1基因表达与启动子低甲基化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中的免疫调控作用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团队针对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纤维化/肝硬化(LF/LC)诊断和治疗难题,通过分析140例临床样本和GSE84044数据集,发现CCND1基因在PBMCs中表达升高且启动子甲基化降低与疾病进展相关。单细胞测序揭示CCND1在M2巨噬细胞和T细胞高表达,GSEA分析显示其与NK细胞毒性及T/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显著相关。该研究为CHB相关LF/LC提供了新型诊断标志物和免疫治疗靶点,成果发表于《Scientific Reports》。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3.8
时间:2025-03-28
Nature发现肝脏再生的新机制,谷氨酸发挥关键作用
西班牙国家癌症研究中心(CNIO)的研究人员近日在动物模型中发现了一种以前未知的肝脏再生机制。这是一个在急性肝损伤几分钟后迅速触发的过程,其中谷氨酸发挥了关键作用。
巨噬细胞利用肝细胞谷氨酸促进肝脏再生:为肝脏疾病治疗带来新希望
为探究影响肝脏再生效率的分子机制、相关因素及特定肝细胞群体,研究人员开展了关于非常规 RPB5 预折叠蛋白相互作用因子 1(URI1)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调控肝脏再生机制的研究。结果发现谷氨酸可促进肝脏再生,这有望助力肝移植患者及肝切除术后恢复。
来源:Nature 50
时间:2025-03-28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代谢综合征肥胖患者肝纤维化无创标志物的显著变化及意义
为解决慢性肝纤维化早期无创诊断工具缺乏的问题,研究人员开展了针对肥胖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和代谢综合征(MetS)患者无创肝纤维化标志物的研究。结果发现相关标志物在这类患者中升高,这对早期识别肝纤维化风险有重要意义。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3.8
时间:2025-03-28
揭秘 hsa_circ_0074763 调控肝纤维化新机制:开启肝病治疗新希望
肝纤维化可发展为肝硬化、肝癌,危害巨大且缺乏有效治疗手段。研究人员开展 hsa_circ_0074763 对肝星状细胞(HSCs)激活及肝纤维化影响的研究。结果显示,hsa_circ_0074763 通过调控 miR3667-3P/ACSL4 轴促进 HSCs 激活,这为肝纤维化治疗提供新靶点。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3.8
时间:2025-03-28
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肝病早期阶段破坏昼夜节律并诱发神经炎症的机制研究
编辑推荐:为解决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肝病(MASLD)早期脑损伤机制不明的问题,法国洛林大学团队通过高脂高胆固醇(HFHC)饮食建立大鼠模型,发现90天干预即可导致昼夜节律紊乱(活动轮实验p<0.05)及小脑/前额叶皮层神经炎症(36/17种炎症介质改变),首次揭示肝脏病变临床显现前的神经行为异常可作为早期诊断标志,为MASLD神经并发症防治提供新靶点。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3.8
时间:2025-03-28
VExUS 超声评估与急性心肾综合征中袢利尿剂疗效的关联研究
在急性心肾综合征(CRS)的诊疗面临诸多难题的背景下,研究人员开展了关于静脉过剩超声(VExUS)分级系统与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患者袢利尿剂疗效关系的研究。结果发现高 VExUS 和肾静脉淤滞指数(RVSI)分级与利尿剂疗效降低相关,这为 CRS 治疗中利尿剂的使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来源:BMC Nephrology 2.2
时间:2025-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