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法医影像学现状 —— 死后影像学
本文全面回顾了法医影像学在本世纪前 25 年的发展,详细阐述死后影像学的应用、优势与局限。
来源: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gal Medicine 2.2
时间:2025-03-25
3D 肩胛骨测量:精准判定性别,年龄预测待提升 —— 一项来自古吉拉特邦的研究
为解决利用肩胛骨确定性别和年龄的问题,研究人员开展 3D CT 测量肩胛骨的研究,结果显示判定性别准确率高但年龄预测准确率低,对法医学研究有重要意义。
来源:Journal of Medical Imaging and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时间:2025-03-25
综述:乳突三角用于性别二态性研究的可靠性探究
乳突三角用于性别二态性研究的证据存争议,本综述显示其可靠性证据水平低。
来源:Forensic Science, Medicine and Pathology 1.5
时间:2025-03-23
综述:法医影像学的现状 —— 展望
这篇综述探讨了法医影像学中人工智能的应用、培训、非传统成像工具等,展现其发展前景。
来源: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gal Medicine 2.2
时间:2025-03-22
实验性焚烧髌骨的生物性别鉴定:通过比较分析探索热损伤骨骼的性别二态性
法医人类学面临焚烧骨骼性别鉴定难题。科英布拉大学团队创新性地利用21世纪骨骼收藏库(ISC/XXI)中32例实验性焚烧髌骨样本,通过最大高度(MAXH)、宽度(MAXW)和厚度(MAXT)测量,建立线性判别分析(LDA)模型,准确率达75%。研究发现热损伤髌骨仍保持性别二态性(D值0.22-0.45),为法医鉴定焚烧遗骸提供新方法,成果发表于《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gal Medicine》。
来源: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gal Medicine 2.2
时间:2025-03-17
尼日利亚成年男性多民族群体面部软组织厚度的 CT 研究:对法医面部重建的重要意义
在非洲失踪人口数量增加的背景下,为建立尼日利亚多民族成年男性面部软组织厚度(FSTT)数据库,研究人员利用 CT 扫描展开研究。结果显示该群体左右脸软组织有差异,FSTT 值随年龄变化。这为尼日利亚法医面部重建(FFR)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持。
来源: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egal Medicine 2.2
时间:2025-03-17
利用宇宙射线成像文化遗产:潜力与展望
研究人员探索用宇宙射线对文化遗产成像,发现 μ 成像技术有潜力,可补充现有方法。
来源:iScience 4.6
时间:2025-03-16
探秘古今世界寄生虫:新方法解锁毛细线虫卵的神秘面纱
研究针对古寄生虫鉴定难题,分析欧美考古样本,运用多种方法识别毛细线虫卵,助力了解寄生虫与宿主关系。
来源:Parasites & Vectors 3.0
时间:2025-03-13
综述:考古沉积物中脂质生物标志物分析的现状
本文综述了考古沉积物中脂质生物标志物分析的进展,涵盖方法、应用及挑战等方面。
来源:iScience 4.6
时间:2025-03-13
泡菜的地缘历史演变:解开韩国传统美食的身世之谜
研究人员采用胃肠地缘历史方法,探究泡菜起源,揭示其是韩国烹饪文化结晶,具重要意义。
来源:Journal of Ethnic Foods
时间:2025-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