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益生菌在结直肠癌预防和治疗中的作用:机制、益处与挑战
这篇综述聚焦益生菌与结直肠癌(CRC),探讨了益生菌在 CRC 预防和治疗中的潜在作用,涵盖其作用机制、益处、面临的挑战等方面,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对 CRC 防治研究有重要价值。
来源:Discover Oncology 2.8
时间:2025-03-28
《Genome Biology》aurora:解析微生物栖息地适应的创新工具
研究人员开发 aurora 工具分析微生物栖息地适应,可识别相关基因和菌株,为微生物研究带来新突破。
来源:Genome Biology 10.1
时间:2025-03-24
综述:现代生活方式因素在微生物组稳定性和功能中的新兴作用
这篇综述探讨现代生活方式因素(如昼夜节律紊乱、睡眠不足等)对微生物组的影响及相关疾病机制。
来源:Current Clinical Microbiology Reports 3.1
时间:2025-03-15
孕期高脂饮食如何影响后代肠道健康?LRRC19 或成关键 “密码”
为探究母体高脂饮食(MHFD)影响后代肠道黏液屏障的机制,研究人员发现 LRRC19 参与其中,该成果有重要意义。
来源:Communications Biology 5.2
时间:2025-03-14
猪结肠氨基酸谱与微生物群及耐药组的昼夜动态关联研究
为探究氨基酸(AA)谱、肠道微生物群和耐药组的动态关系,研究发现 AA 谱可影响二者,为调控提供新视角。
来源:Animal Microbiome 4.9
时间:2025-03-14
综述:坏死性肠炎(NE)的病因、预防和管理 —— 益生菌及益生菌衍生疫苗在禽类中的应用
本文综述了 NE 病因,探讨其预防管理,重点阐述益生菌及相关疫苗在禽类中的应用。
来源:Animals and Zoonoses
时间:2025-03-03
揭秘罗伊氏乳杆菌:不同菌株对多发性硬化症小鼠模型的影响与潜在治疗意义
为解决 L. reuteri 在小鼠 MS 模型中作用矛盾的问题,阿尔伯塔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开展其菌株对 RR-EAE 小鼠影响的研究。结果发现不同菌株作用差异显著,明确了分子机制。该研究为微生物疗法提供依据,推荐科研读者阅读123。
来源:Cell Reports 7.5
时间:2025-02-24
惊!泡菜对肠道微生物和代谢竟有这些影响 —— 健康人群的随机交叉干预试验揭秘
为探究新鲜和巴氏杀菌泡菜对健康人肠道微生物及代谢组的影响,德国弗莱堡大学研究人员开展相关研究。结果显示虽对肠道微生物群整体无显著影响,但单菌种及血清 SCFAs 水平有变化。该研究为饮食与健康关系提供新依据,值得一读。
来源:Microbiome 13.8
时间:2025-02-13
长双歧杆菌nsp001衍生的细胞外囊泡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群依赖方式的T细胞反应来改善溃疡性结肠炎
南昌大学食品科学与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的 Xinke Nie、Qiqiong Li 等研究人员在npj Biofilms and Microbiomes期刊上发表了题为 “Bifidobacterium longum NSP001-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ameliorate ulcerative colitis by modulating T cell responses in gut microbiota-(in) dependent manners” 的论文。该研究首次探究了长双歧杆菌 NSP001 来源的细胞外囊泡(NEVs)对溃疡性结肠炎(UC)相关肠道炎症的治疗作用,为 UC 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潜在生物制剂和理论依据,在肠道疾病治疗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npj Biofilms and Microbiomes 7.8
时间:2025-02-11
植物纳米颗粒通过塑造人类共生微生物代谢物来增强抗PD-L1的功效
在癌症免疫治疗的背景下,饮食对肠道微生物群和代谢物的影响仍然难以捉摸。在这里,作者揭示了姜源性外泌体样纳米颗粒(GELN) aly-miR159a-3p通过增加微生物依赖的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水平从而限制肿瘤细胞PD-L1的表达,从而增强抗PD-L1治疗。
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时间:2025-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