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通新闻搜索为您找到413篇有关 " 细胞类型特异性 " 的文章 第1页
  • 全基因组跨性状分析揭示肺与胃肠道疾病的共享遗传机制

    为探究肺与胃肠道共病潜在遗传机制,研究人员整合欧洲、东亚和非洲人群的肺和胃肠道性状数据,开展大规模遗传跨性状分析。发现 27 对性状存在显著遗传相关性,42 个候选多效遗传变异,66 个候选多效基因,还明确 4 种潜在因果关联,为理解共病遗传机制提供依据。

    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时间:2025-03-29

  • 应激依赖性TDP-43 SUMO化程序维持神经元功能——揭示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新机制

    编辑推荐:本研究针对TDP-43蛋白异常在ALS/FTD等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核心作用,揭示了应激诱导的SUMO2/3介导的TDP-43 K408位点SUMO化通过维持核内蛋白稳态发挥神经保护功能。研究人员通过构建TDP-43<sup>K408R</sup>基因敲入小鼠模型,结合细胞应激模型和人类脑组织分析,首次证实SUMO化缺陷会导致年龄依赖性TDP-43病理特征和性别特异性行为障碍,为理解环境应激与衰老如何协同诱发神经退行性疾病提供了新视角。

    来源:Molecular Neurodegeneration 15.1

    时间:2025-03-29

  • 限时进食与酮症对老年大鼠代谢的影响:基因表达、认知关联与代谢调控新解

    为探究饮食干预对老年大鼠 PI3K/AKT 代谢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研究人员开展了不同饮食(AL、cTRF、kTRF)喂养老年大鼠的研究。结果发现饮食干预对基因表达的影响具有组织特异性,且基因表达与认知表现存在关联。这为理解衰老代谢机制提供了依据。

    来源:GeroScience 5.3

    时间:2025-03-29

  • 自闭症谱系障碍(ASD)中可变剪接的深度解析:基于西班牙队列的预测与特征研究

    自闭症谱系障碍(ASD)的遗传机制复杂,其分子基础尚不明晰。为探究可变剪接(AS)在 ASD 中的作用,研究人员对 360 个西班牙 ASD 三联体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多个基因的剪接变异与 ASD 相关,且具有组织特异性。该研究为 ASD 的研究开辟了新方向。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3.8

    时间:2025-03-29

  • 综述:推进海洋无脊椎动物细胞系研究:四个关键知识差距

    本文聚焦海洋无脊椎动物细胞培养,指出尽管其潜力巨大,但建立稳定细胞系困难重重。文章探讨了优化培养基、延长细胞干性、利用 “组学”(omics)技术和选择合适细胞类型这四个关键知识差距,为该领域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值得一读。

    来源:In Vitro Cellular & Developmental Biology - Animal 1.5

    时间:2025-03-29

  • 综述:单细胞网络生物学实现细胞类型解析的疾病遗传学

    推荐语:这篇综述系统阐述了利用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技术构建细胞类型特异性基因网络(CGNs)的前沿方法,涵盖基于参考的"自上而下"(scHumanNet)与无参考的"自下而上"两种策略。作者创新性地将网络中心性与疾病基因关联分析结合,揭示了自闭症谱系障碍(ASD)和乳腺癌中未被表达差异捕获的关键靶点,为精准医学提供了细胞层面(CD4<sup>+</sup>/CD8<sup>+</sup> T细胞等)的遗传机制解析新范式。

    来源:Genomics & Informatics

    时间:2025-03-28

  • Identification of druggable targets in acute kidney injury by proteome- and transcriptome-wide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and bioinformatics analysis:多组学研究为急性肾损伤精准治疗点亮新希望

    急性肾损伤(AKI)治疗手段有限,为确定其治疗靶点和潜在药物,中南大学研究人员整合遗传数据与 AKI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结果,经多组学孟德尔随机化(MR)等分析,发现多个与 AKI 风险相关的靶点及药物重利用机会,为后续研究和治疗提供方向。

    来源:Biology Direct 5.7

    时间:2025-03-28

  • CUT&amp;Tag 技术新突破:可重现近半数 ENCODE ChIP-seq 组蛋白乙酰化峰

    为解决 CUT&amp;Tag(Cleavage Under Targets &amp; Tagmentation)技术缺乏系统评估和基准测试的问题,研究人员开展了针对 H3K27ac 和 H3K27me3 的 CUT&amp;Tag 技术与 ENCODE ChIP-seq 对比研究。结果显示 CUT&amp;Tag 平均可重现 54% 已知 ENCODE 峰,该研究为 CUT&amp;Tag 研究提供了基准框架。

    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时间:2025-03-28

  • 单细胞 eQTL 图谱剖析自身免疫性疾病基因并揭示新型治疗药物类别

    本文提出联合模型 JOBS,整合 bulk eQTL(bk-eQTL)和单细胞 eQTL(sc-eQTL)数据,显著提升分析效能。借此识别出 14 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新风险基因,开发药物重利用流程并验证多种潜在药物,为疾病研究和治疗开辟新方向。

    来源:Cell Genomics 11.1

    时间:2025-03-28

  • SenePy:找到导致疾病和健康风险的衰老细胞

    对于人类健康来说,细胞过早衰老是一个大问题。当细胞老化并停止生长时,它的功能就会发生变化,这可能导致或加重心血管疾病、阿尔茨海默病和其他慢性疾病。但这些细胞就像大海捞针一样,很难用传统的科学方法来识别。

    来源:AAAS

    时间:2025-03-27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