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通新闻搜索为您找到153篇有关 " 细胞动态 " 的文章 第1页
  • 炔烃标记拉曼成像技术在生物活性化合物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来自国际前沿的研究团队通过炔烃标记拉曼成像技术(ATRI),解决了活细胞内小分子可视化与动态监测的难题。该技术利用炔烃(C≡C)在细胞静默区(1,800–2,800 cm<sup>−1</sup>)的特异性拉曼信号,实现了对金属离子、活性氧等生物分子的高灵敏度检测,为细胞代谢调控研究提供了创新工具。

    来源:Nature Reviews Methods Primers

    时间:2025-03-29

  • SIMVI:解开空间组学数据中细胞状态密码,开启生命奥秘新探索

    在空间组学研究中,现有计算方法难以区分细胞内在变异性和细胞间相互作用,影响对空间调控的理解。研究人员开展了 “SIMVI disentangles intrinsic and spatial-induced cellular states in spatial omics data” 的研究,提出 SIMVI 框架,能有效分离相关变量,在多数据集表现出色,为空间组学分析提供新工具。

    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时间:2025-03-28

  • 植物组织层间机械相互作用:解锁植物形态发生的关键密码

    为探究组织间差异生长如何影响植物器官发生,研究人员以花药(male floral reproductive organ)为模型,综合多种技术展开研究。结果发现内部细胞扩张驱动花药生长,后期机械负荷转移。这强调了内部组织在控制器官形态和外层细胞动态中的重要作用。

    来源:Nature Plants 15.8

    时间:2025-03-27

  • 双亮氨酸拉链激酶(DLK)通过调控巢蛋白(nestin)磷酸化参与视黄酸诱导的Neuro-2a细胞神经元分化

    本研究针对神经发育和再生中双亮氨酸拉链激酶(DLK)调控神经突生长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的问题,通过构建DLK稳定敲低的Neuro-2a细胞模型,结合定量磷酸化蛋白质组学(iTRAQ)和靶向质谱(PRM)技术,发现DLK通过调控中间丝蛋白巢蛋白(nestin)的磷酸化及表达水平影响神经元分化,但独立于神经突生长功能。该研究揭示了DLK-nestin轴在神经分化中的新作用,为神经再生研究提供了新靶点。

    来源:BMC Molecular and Cell Biology 2.4

    时间:2025-03-27

  • 单细胞RNA测序揭示肺鳞癌肿瘤微环境中的潜在治疗靶点

    本研究针对肺鳞癌(LUSC)肿瘤微环境(TME)异质性及治疗靶点匮乏的难题,中国多中心团队通过整合GSE148071和WCH队列的72例样本、179,506个细胞的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数据,结合非负矩阵分解(NMF)技术,首次系统解析了LUSC免疫-基质细胞互作网络。研究发现CD8<sup>+</sup>T细胞耗竭、cDC1减少等免疫逃逸特征,鉴定出4个恶性细胞元程序(MPs),其中MP2/4可作为早期LUSC预后标志物。该成果为个体化免疫治疗提供新思路,发表于《Scientific Reports》。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3.8

    时间:2025-03-27

  • 基于生物信息学与机器学习的儿童脓毒性休克诊断标志物CD177/MCEMP1/MMP8/OLAH鉴定及免疫浸润特征研究

    《Scientific Reports》最新研究推荐: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吕鹏团队整合GSE8121/GSE13904/GSE26378三个基因表达数据集,运用LASSO和SVM-RFE机器学习算法筛选出CD177、MCEMP1、MMP8和OLAH四个诊断标志物(AUC&gt;0.9),通过CIBERSORT解析免疫细胞浸润特征,为儿童脓毒性休克的早期诊断和免疫调控治疗提供新靶点。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3.8

    时间:2025-03-27

  • 克隆扩增主导单细胞线粒体谱系追踪效能:解锁细胞命运密码的新征程

    为解决线粒体 DNA(mtDNA)变异作为可靠谱系标记的效能受其复杂动态影响的问题,研究人员开展了线粒体谱系追踪研究。通过模拟和实验,发现克隆扩增程度影响线粒体谱系追踪效能,还提出谱系信息评分(LIS)。这为线粒体谱系追踪应用提供了重要指导。

    来源:Genome Biology 10.1

    时间:2025-03-27

  • 深度学习助力疟原虫感染红细胞动态单细胞成像研究:探索疟疾致病机制的新视角

    疟疾由疟原虫(<em>Plasmodium falciparum</em>)引起,严重威胁全球健康。为深入研究宿主 - 寄生虫相互作用,研究人员开展基于深度学习的疟原虫感染红细胞动态单细胞成像研究。结果实现 48 小时生命周期内的连续监测,揭示 KAHRP 蛋白动态,为疟疾研究提供新方法。

    来源:Communications Biology 5.2

    时间:2025-03-26

  • Nature子刊:用光塑造细胞

    研究人员使用光刺激来塑造细胞,并开发了一个模型来解释这种机制——这对合成生物学有影响。

    来源:AAAS

    时间:2025-03-26

  • A Csde1-Strap 复合物:调控浆细胞分化的关键 “开关”,解锁转录后调控新奥秘

    在 B 细胞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 B 细胞的命运抉择中,转录后调控因子尤其是 RNA 结合蛋白(RBP)的作用尚不明确。为解决此问题,研究人员开展了关于浆细胞分化过程中 mRNA 翻译和降解调控机制的研究。结果发现 Csde1-Strap 复合物可调控 Bach2 表达,影响浆细胞分化。这揭示了转录后调控在细胞命运决定中的关键作用。

    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时间:2025-03-26


高级人才招聘专区
最新招聘信息:

知名企业招聘:

  • 国外动态
  • 国内进展
  • 医药/产业
  • 生态环保
  • 科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