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超积累与叶片经济谱无关?马来西亚超镁铁质植物群落研究揭示关键联系
为探究镍(Ni)超积累植物与非超积累植物在叶片经济谱上的差异,研究人员对马来西亚沙巴同一超镁铁质群落的 5 种超积累植物和 10 种非超积累植物开展研究。结果表明 Ni 超积累与叶片经济谱无关,而与植物水分平衡相关,该研究有助于理解植物超积累机制。
来源:Plant and Soil 3.9
时间:2025-04-01
西欧海岸沙丘植物伴生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的驱动因素:从生物地理格局到局域生态过程的多尺度解析
编辑推荐:本研究通过分层采样和联合物种分布模型(JSDM),揭示了生物地理区系是影响欧洲海岸沙丘优势植物Ammophila arenaria伴生无脊椎动物群落的首要驱动因子(解释62.4%变异),其次为宿主植物覆盖度(12.2%)和活力(7.2%)。研究创新性地发现特化种与广布种间的负向共现模式,为基于自然的海岸防护工程中优化沙丘植被配置提供了生态学依据,成果发表于《npj Biodiversity》。
来源:npj Biodiversity
时间:2025-04-01
鲸类肱骨形态在松弛选择与随机漂变下的演化:洞察生物进化新模式
为探究鲸类肱骨形状演化受系统发育还是功能信号驱动这一问题,研究人员分析了 36 种灭绝和现存鲸类的肱骨三维形状及调控基因。结果发现松弛负选择和随机漂变是主要演化模式,该研究为理解鲸类演化及 “fly in a tube model” 提供依据。
来源:Communications Biology 5.2
时间:2025-03-30
珠江野生鱼肠道微生物群的 “共生密码”:可变模式与演化机制
这篇研究聚焦珠江 42 种野生鱼肠道微生物群,通过 16S rRNA 基因测序,发现鱼宿主特异性是肠道微生物群演化和多样化的关键驱动因素,地理、栖息地等因素也有重要影响,还揭示了共生模式,为理解野生鱼与微生物共生关系提供新视角。
来源:mSphere 3.7
时间:2025-03-29
鲸类头骨副骨演化与颅缝骨化速率降低的奥秘
为探究鲸类颅缝骨化与副骨演化关系,研究人员分析 47 种鲸类和 15 种陆地偶蹄动物,发现二者相关且有重要进化意义。
来源:Scientific Reports 3.8
时间:2025-03-26
气候因素如何影响食果鸟类与植物间相互作用的系统发育信号?
来自多方的研究人员探究气候因素对鸟类 - 果实相互作用系统发育信号的影响,发现年降水量影响显著,助力理解生物多样性。
来源:Acta Oecologica 1.3
时间:2025-03-24
挖掘地下乾坤:探究穴居行为对哺乳动物生态与演化的深远影响
该研究揭示了穴居行为对哺乳动物物种丰富度、分布范围及多样化的影响,为理解生物多样性提供新视角。
来源:Current Biology 8.1
时间:2025-03-22
海洋软体动物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稳定性的系统发育历史与温度适应机制解析
编辑推荐:本研究通过比较41种不同温度适应的海洋软体动物胞质苹果酸脱氢酶(cMDH)同源物,首次系统揭示了系统发育历史与温度适应对蛋白质稳定性的双重影响。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MDS)和mRNA二级结构预测技术,发现Neritidae和Littorinidae科物种的cMDH在蛋白骨架运动(△RMSD)和mRNA自由能(△G<sub>fold</sub>)方面表现出显著的系统发育信号,为理解生物大分子热适应进化提供了多尺度证据。
来源:Communications Biology 5.2
时间:2025-03-21
土耳其野兔牙齿特征变异:微地理与气候因素的影响
为探究土耳其野兔(<em>Lepus europaeus</em>)牙齿特征变异,研究人员建模分析,发现其受系统发育、生态遗传等影响。
来源:Mammal Research 1.3
时间:2025-03-21
蝙蝠大脑与颅骨内模的协同演化:饮食与回声定位的关键作用
为探究蝙蝠大脑 - 颅骨内模对应关系是否受生态因素影响,研究人员经多种分析,发现饮食和回声定位有显著作用,为神经解剖研究提供新视角。
来源:iScience 4.6
时间:2025-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