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脂质组学与认知表现及遗传风险的关联研究:探索精神疾病治疗新靶点
为探究脂质生物学在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sup>SCZ</sup>和双相情感障碍<sup>BD</sup>)病理生理中的作用,以及其与认知表现的关系,研究人员开展了 PsyCourse 研究。他们分析血浆脂质水平与认知表现及多基因风险评分的关联,发现部分脂质与认知测试得分相关,这为理解精神疾病认知障碍提供了新视角。
来源:Translational Psychiatry 5.8
时间:2025-03-30
综述:认知增益的元认知感受是理解迷幻药诱导的神秘体验的核心
这篇综述从认知科学角度出发,以元认知模型为理论基础,探讨了迷幻药诱导的神秘体验(PAT)中的认知过程。文中提出,元认知感受,尤其是认知增益的元认知感受,在这一体验中起关键作用,并分析了其在 PAT 各方面的影响及潜在应用。
来源: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 2.9
时间:2025-03-30
剖宫产术前焦虑抑郁与术后恢复质量的关联:前瞻性观察研究揭示关键影响
为探究剖宫产术前焦虑和抑郁与术后恢复质量的关系,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前瞻性观察研究。对 137 例接受剖宫产的患者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术前焦虑抑郁阳性筛查者术后第 3 天和第 5 天的 ObsQoR-11 评分较低,这对评估产妇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来源:JA Clinical Reports 0.8
时间:2025-03-30
童年虐待与成年暴力对健康影响的深度探究:生命历程视角下的关键发现
为探究儿童虐待(CM)及成年严重暴力与成年期身心健康问题和健康相关风险行为的关联,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对 10337 名 18 - 74 岁瑞典男女的横断面研究。结果发现 CM 与成年期精神健康问题和风险行为相关,成年期再次受害会显著增加这些风险,该研究为相关干预提供了依据。
来源:BMC Public Health 3.5
时间:2025-03-30
老年轻度创伤性脑损伤患者急性行为改变:颅内损伤诊断的关键新指标
为解决老年轻度创伤性脑损伤(mTBI)患者 CT 扫描过度使用问题,研究人员开展 “急性行为变化作为老年 mTBI 患者颅内损伤诊断因素” 研究。结果显示有急性行为变化的患者颅内损伤几率更高,这有助于优化 CT 扫描策略。
来源:BMC Emergency Medicine 2.3
时间:2025-03-30
综述:夹竹桃科长春花属生物碱的生物学及结构综合评述
本文全面综述了夹竹桃科(Apocynaceae)长春花属(Vinca L.)植物中的生物碱。该属植物富含单萜吲哚生物碱,分布广泛。文中总结了 202 种已鉴定的生物碱,分属 20 个结构类别,阐述其生物活性、生物合成途径等,为药物研发提供重要参考。
来源:Phytochemistry Reviews 7.3
时间:2025-03-30
综述:食欲素受体:精神疾病的潜在治疗靶点
本文系统阐述了食欲素(Orexin)系统在精神疾病治疗中的前沿进展。作为调控睡眠/觉醒的关键神经肽,食欲素-A/B通过OX<sub>1</sub>/OX<sub>2</sub>受体广泛参与抑郁、焦虑和物质成瘾等疾病的病理过程。研究证实,双重食欲素受体拮抗剂(DORA)不仅能改善动物模型行为异常,还能同步缓解精神疾病核心症状与共病睡眠障碍,为精神科药物研发提供了新方向。
来源:Psychopharmacology 3.5
时间:2025-03-29
童年期性虐待(CSA)对青少年精神健康的影响:关键关联与早期检测意义
为解决童年期性虐待(CSA)在日常精神科实践中检测困难,且与青少年自杀企图、边缘性人格障碍(BPD)等易混淆的问题,研究人员开展对住院青少年的研究。结果发现 CSA 与多种精神疾病相关,特定因素组合可增加性虐待史可能性。这有助于早期检测及预防。
来源:European Child & Adolescent Psychiatry 6.0
时间:2025-03-29
经颅磁刺激(TMS)参数影响皮质激活通路:从 TMS 诱发电位微状态分析中获取的关键见解
为解决经颅磁刺激 - 脑电图(TMS-EEG)中刺激参数对记录信号影响不明确及 TMS 诱发电位(TEP)变异性问题,研究人员开展了 TMS 电流方向和脉冲波形对皮质 - 皮质回路激活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参数会激活不同皮质通路,该研究有助于优化 TMS-EEG 应用。
来源:Brain Topography 2.3
时间:2025-03-29
心理健康服务缺口:未满足需求认知及诊疗障碍与促进因素研究
为解决心理健康干预效果不佳患者的诊疗障碍问题,研究人员针对295名自述存在未控制精神疾病且影响日常生活的成人开展在线调查,探讨其对专业护理的未满足需求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多数受访者未接受心理治疗(Psychotherapy)或精神药物(Psychiatric medication),但普遍渴望更专业服务;提供者正向评价、高痛苦指数及低污名耐受度与治疗意愿正相关,而低感知障碍则促进实际诊疗参与。该研究为优化心理健康服务路径提供实证依据。
来源:Administration and Policy in Mental Health and Mental Health Services Research 2.0
时间:2025-03-29